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情况. [方法]对163名低浓度苯暴露工人进行连续3年的外周血象结果纵向观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低浓度苯暴露2年WBC计数显著下降,平均下降0.41单位;苯暴露1年RBC计数下降0.18单位,暴露2年RBC计数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WBC和RBC计数仍有显著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鞋厂工人外周血象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910名鞋厂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收回826份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鞋厂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小学文化程度、有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是否职业病知识知晓.[结论]小学文化程度、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不知晓职业病知识可能是鞋厂工人外周血象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1年6~8月,温岭市陆续发生了5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故,现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这5起织纹螺中毒集中发生在6~8月份。第1起25例,第2起3例,第3起5例,第4起4例,第5起8例。中毒潜伏期最短的为食后5 min即出现中毒症状,最长的为8 h,平均潜伏期为1 h。织纹螺中毒发病率很高,除第2起因食螺量相差很悬殊外,其余进食者都发病。中毒病人中食螺量最少仅8~9枚,多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在我市石塘镇金星村王××家误食车床用料亚硝酸盐导致一家4人发生急性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资料 1998年5月19日中午,王××家中餐做菜由于没盐了,丈夫王××去隔壁一机械厂车床车间拿了些盐回来炒菜,王××老两口吃完饭菜约10分钟,均出现头晕、恶心。后由家属送医院治疗,其子及子媳回家后,晚饭在同一厨房煮了两碗咸菜面吃,发现加了许多盐都不觉咸,吃完面后,即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而发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嘴唇指甲紫绀,全身乏力怕冷。中毒症状轻重与进食量成正比,潜伏期  相似文献   
5.
1998年8月21日晚,我市某乡镇企业发生1起职工因进食变质方便面引起的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用油脂已酸败的方便面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制鞋厂存在的职业危害现况,了解鞋厂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制鞋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鞋厂车间空气监测结果超标率:苯16.1%,甲苯12.5%,1,2-二氯乙烷68.o%;鞋用牿胶剂超标率:苯7.7%,甲苯与二甲苯50%。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工人WBC异常率、RBC异常率以及HGB异常率较高,不同性别RBC异常率与HGB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鞋厂的存在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己烷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加强对粘胶剂的源头控制和鞋厂作业场所的预防控制,减少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对鞋厂车间空气进行监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对苯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的外周血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车间等影响因素,以确定影响外周血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苯暴露组WBC、RBC以及HGB等的异常率增加,低浓度苯暴露组RBC异常率与HGB异常率增加,不同性别RBC与HGB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外周血象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与男性相比,苯暴露对女性的RBC、HGB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制鞋厂工人健康危害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制鞋厂存在的职业危害现况,了解鞋厂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制鞋厂进行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鞋厂车间空气监测结果超标率:苯16.1%,甲苯12.5%,1,2-二氯乙烷68.0%,鞋用粘胶剂超标率:苯7.7%,甲苯 二甲苯50%。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工人WBC异常率、RBC异常率以及HGB异常率较高,不同性别RBC异常率与HGB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鞋厂存在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己烷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加强对粘胶剂的源头控制和鞋厂作业场所的预防控制,减少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