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孕1产0,常规产前检查。采用ATL超-9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超声所见:宫腔内2个胎儿(图1),一个胎盘位于右后壁,最大羊水深度41mm。一胎儿右枕前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46mm,颅内结构,脊柱、胸腹部及四肢未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常规抗结核治疗与常规抗结核治疗加超声引导配合局部注药在治疗女性盆腔结核中的疗效。方法将70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局部单纯抽液并全身应用化疗药;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抽液后局部注射异烟肼、氟美松治疗并全身应用化疗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疗程长,疗效差,病情易反复,有效率为52.94%;而治疗组疗程短,疗效好,病情不易反复,有效率为88.8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超声引导局部注入抗结核药在治疗女性盆腔结核的疗效比常规手段的好。超声引导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技术是治疗女性盆腔结核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血流和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变化规律及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T/K)值在HSP早期肾损伤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HSP患儿31例,入院次日取晨尿行尿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再分为HSP组(16例)、紫癜性肾炎(HSPN)组(15例).健康对照组为16例健康体检儿童.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均采集24 尿液.记尿量,并取样置-20℃冰箱冻存待测,应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其尿6-Keto-PGF1a、TXB2水平,计算T/K值.当日清晨空腹行多普勒肾动脉超声检查,测定主肾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HSP患儿早期肾血流改变呈高速高阻型,其阳性率(83.9%)明显高于尿常规检查(48.4%)(X2=5.79P<0.05).2.HSP组患儿Vmax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13 P<0.05),Vmin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66 P>0.05),RI(0.798±O.16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37±O.116),呈高速高阻型.3.HSP 患儿尿6-Keto-PGF1a、TAB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K值(2.83±O.75)较健康对照组(1.82±O.54)明显升高(t=4.59 P<0.01).4.主肾动脉的R1值与T/K值呈正相关(r=0.628 P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并分析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7种常见变应原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120例常年性AR患者中,85例患者至少对1种以上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70.83%.在检测的7种常见变应原中,78例尘螨(粉尘螨、户尘螨)阳性,比例为65.0%;36例蟑螂阳性,比例为30.0%.尘螨的阳性反应最强,常引起患者中~重度过敏反应.结论 尘螨及蟑螂是无锡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6.
过熟期硬核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方法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提高 ,其手术效果越来越好 ,适应证也随之扩大。目前 ,对于不同类型、各级硬度核和伴有并发症的多数白内障患者 ,均可以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 ,但对于吸除过熟期且核硬度在Ⅲ~Ⅳ级的白内障 ,该技术是否安全有效 ,一直是国内外眼科界关注的难题。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学习了国内外有关资料 ,总结出一些专门针对治疗过熟期硬核白内障的手术技巧 ,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患者 5 30…  相似文献   
7.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邮政编码050001河北医学院附属四院杨漪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功能科魏溶,李涛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陈素琴,马淑芬本文报告2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盆腔声像图及子宫动脉、病灶周围血流的阻...  相似文献   
8.
肝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肝癌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3D-CPA检测37例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s,HCC)肿瘤血供及血管分布情况,计测肿瘤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术后肿瘤组织切片行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个肝癌病灶VI为0.2647±0.1249条/cm3,免疫组化计测MVD为(63.31±29.93)/400倍视野,两者比较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74,P<0.001)。结论:3D-CPA能客观评价肝癌血供,较准确地定量其血管,为临床定性诊断、估测预后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肿瘤超声造影前后血流平均密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量指标血流平均密度(MFD)在评价肝肿瘤超声造影前后血供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造影前对35个肝肿瘤病灶(原发性肝癌11个,转移性肝癌9个,血管瘤15个)行能量多普勒成像(CPA),计测病灶内MFD,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对病灶行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PIH)检查,计测造影后病灶内MFD,并分别与造影前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造影前与造影后MF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原发性肝癌组MFD(0.303±0.179),明显高于血管瘤组(0.093±0.0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转移性肝癌组分别与原发性肝癌组和血管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不同性质肝肿瘤的血流信号,血流定量指标MFD能对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1)总结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CT表现;(2)探讨年龄因素所致椎间盘病变的CT特点。方法:使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机,对L1~S1各椎体间隙进行扫描。结果:(1)两组病例中,椎间盘病变以椎间盘膨出最多见,间盘膨出合并突出次之。(2)发病部位依次为:L4.5、L5S1、L3.4、L2.3、L1.2间隙。结论:(1)老年性腰椎间盘退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间盘同时发病。(2)老年性腰椎间盘退变与性别关系密切,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