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患儿,男,4岁.主因左大腿短缩、成角畸形4年入院.查体:左股骨严重短缩,左大腿较对侧短缩16 cm,向外弯曲明显,左下肢肌肉萎缩,右膝屈曲身体弓步前行.  相似文献   
2.
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报道一种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的构成和临床应用效果,并与Illizarov外固定器进行对比。[方法]作者研制一种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由3对、6根金属杆组成,每根金属杆具有单独的延长、加压功能。利用固定在胫骨、跟骨、跖骨共4根克氏针,将小腿、足部两侧成三角形连接为一体,进行三维矫形。2004年1月以来,使用该外固定器治疗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不同原因引起的132马蹄内翻足畸形。现将随访12个月以上病例62例(85足)予以报道。[结果]根据Garceau分级标准、结合患者足形态与功能表现评定:优:40足;良:40足;可:5足;差:无。优良率为94.1%。[结论]足新型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幼儿、青少年马蹄内翻足安全、可靠、有效;比Illizarov外固定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省时;患者感到舒适,轻便;成本低、价格便宜;适合国内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一种多功能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的构成、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笔者研制一种多功能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由3对、6根金属杆组成,每根金属杆具有单独的延长、加压功能。利用固定在胫骨、跟骨、跖骨共4根克氏针,将小腿、足部两侧成三角形连接为一体,进行足三维矫形,必要时将固定杆延展至股骨。2004年一月以来,使用该外固定器治疗不同年龄、各种原因引起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脑瘫双侧瘫,结合肢体延长杆进行肢体同步延长,治疗双下肢不等长,双下肢同时延长进行身材增高;去除足横杆、斜拉杆治疗下肢股骨、胫骨骨折,3年来共计180例,效果良好。此外,还治疗膝内翻、膝外翻、踝内翻、踝外翻。结论:多功能足新型矫形外固定器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脑瘫痉挛性双侧瘫,与肢体延长器合用可使肢体同步延长,治疗双下肢不等长和实施身材增高,去除足横杆、斜拉杆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膝内翻、膝外翻、踝内翻、踝外翻。3年来临床病例证明该外固定安全、可靠、有效,用途广;与Il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相比,患者更舒适,轻便;其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价格便宜;适合国内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吸引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12例,受伤原因:机器碾压伤7例,车祸伤4例,重物砸伤1例。均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一期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无感染发生,植皮及皮瓣均一期愈合。11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尺骨不愈合,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结论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前提下,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一期结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医源性的桡神经损伤临床常见[1-2]。早期骨折固定时严格操作规程,暴露清楚,按解剖层次分离,多可避免桡神经的损伤。内固定取出时,桡神经周围正常的解剖关系已经破坏,且有瘢痕和组织粘连,增加了桡神经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朱雪辉  杨永焱 《北方药学》2011,8(6):104-104
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使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都呈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1]。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侵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创伤外科手术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引起感染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R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9例,开放骨折4例,采用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结果 1例创面感染,2例出现针道红肿,1例开放骨折4月后仍无明显骨痂形成,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出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于1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双边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儿童肘内翻矫形手术不同内固定的优缺点.[方法]临床25例肘内翻儿童,肘内翻截骨后应用"L"形解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骨愈合、肘部提携角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术后随诊1~2年,术后骨折线消失、骨愈合的时间为5~8周,平均6.4周.未发生骨不连,肘部提携角未发生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良好,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肘内翻肱骨髁上截骨后"L"形钢板内固定稳定,肘关节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比常规克氏针、普通钢板或钢丝固定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应用Il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但由于Illizarov部件多、体积大、重量沉,无法应用于婴幼儿。目的:设计一种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观察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2004-01/2007-06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小儿骨科用自制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对象: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6例(130足),男76例,女30例;年龄0.5~3岁,平均1.6岁。左侧80足,右侧50足;双侧24例,单侧82例;出生后经手法、支具、石膏矫形固定治疗未愈81例;在外院手术治疗10例畸形复发;未经治疗15例。新微型外固定器由作者自行设计,河北省衡水康达医疗器械生产厂生产。方法:根据年龄大小、畸形严重程度、首次或再次手术、足部病理变化,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①直接用新微型外固定器矫形固定。②有限软组织手术松解结合新微型外固定矫形固定。③扩大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但不切开足部各关节囊,再用新微型矫形外固定器固定。④软组织松解、结合肌腱移位、肌力平衡,再用新微型外固定器矫形固定。术后固定时间3个月左右。主要观察指标:按Garceau临床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0.5~3.5年,平均2.5年。足外形接近正常,行走时足底负重行走,足关节活动度好86例(94足);畸形明显减轻,但前足仍有轻度内收,足底负重行走,足各关节活动可17例(32足);前足轻度内收,跟骨轻度内翻,足跟内侧部分不着地行走,足各关节活动部分丧失3例(4足)。结论: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R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9例,开放骨折4例,采用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结果 1例创面感染,2例出现针道红肿,1例开放骨折4月后仍无明显骨痂形成,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出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于1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双边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