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11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够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以及心肌酶谱改善情况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降低心肌酶谱,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8月收治的418例手足口病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418例,男216例,女202例,男女比例1.06∶1,发病年龄在5岁以下,其中1~3岁最多,占76%。普通病例292例,重症病例121例,危重病例3例,除2例因肺出血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7d。结论手足口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3岁,时间主要集中4~7月份。我县今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早,高峰出现早,重症病例较往年多。手足口病是儿科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重症者病情进展快,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早期诊断,早期抢救,防止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早期干预措施,以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8月收住院12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者121例,男68例,女53例,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6个月~6岁,平均2.3岁,其中<3岁者97例,占81.6%,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为多;121例病例中,重型116例,危重型5例。本组临床特征:重症患儿出现最多的症状及体征是惊跳、易惊,持续高热、呕吐、膝反射异常。心率增快,呼吸增快或减慢,四肢发凉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应及早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本组病例EV71感染率高;粪便EV71阳性者78例,占66.67%。重型病例全部治愈,危重型病例治愈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天数6.8d。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极快,预后极差,早期识别和发现重症病例,早期及时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