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UAP患者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10μgqdiv;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P<0.05)。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最长持续时间、室性早搏次数、阵发性室速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对UAP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Lipo-PGE1是一种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电图ST段的下降幅度对预后的影响及进一步治疗的价值。方法将78例AMT患者按溶栓后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1天、3天等各时段记录的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分为ST段基本回到基线(恢复≥90%)(A组)、ST段恢复50%≤恢复<90%(B组)和ST段恢复<50%(C组)。比较3组的住院心脏性病死率和左室功能,对ST段反复波动者、左室功能差者进一步治疗。结果C组较A组、B组CPK峰值、心脏性病死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尤以A组预后最佳、左室功能良好,C组建议进一步行PTCA术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为多。结论心电图监测AMI溶栓后ST段的变化,有助于对预后评估并及时为高危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 文旨在研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与血脂、脂蛋白的相关性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对照组 3 9例 ,年龄 60~ 70岁 ,均为正常健康男性。冠心病组43例 ,其中急性心绞痛 2 5例、陈旧心肌梗塞 10例、心律失常型 8例 ,上述患者均为男性 ,与对照组年龄相当 ,具有可比性。1.2 检测方法甘油三酯 (TG)采用正庚烷、异丙醇抽提、三唑显色测定 ;胆固1 黑龙江省医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 15 0 0 3 62 黑龙江省嫩江县妇幼保健院本文 1999-0 4-2 8收到 ,1999-10 -2 4修回 ,2 0 0 0 -0 2 -2 6接受醇 (TCh)用三酶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已屡有报告!我们应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可)治疗32例(CHF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2岁,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入院。血压:24/13.3kp,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偶有早搏,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啰,音。入院后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同时,针对室性早搏,给予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并以1.5mg/分浓度维持静脉滴注。用药后室性早搏消失,约1小时后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大声喊叫,胡言乱语,各项治疗及处置不能进行,(利多卡因静脉滴注也被迫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挑选研究对象66例,分为:冠心病组(CHD)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前者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心绞痛组(AP组),并以冠状动脉正常组为对照组(Control组)。所有对象均填写调查表,择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采股动脉血,采用ABC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入院2周内完成超声心动检查,所有资料用SPSS11.1处理。结果AMI组和AP组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MI组和AP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直线分析显示对冠心病发病有影响者为冠心病家族史和TGF-β1,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者为TGF-β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绞痛患者TGF-β1血清水平明显减低。TGF-β1可能对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免疫细胞化学是将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到组织学和病理学领域,使组织或细胞内能够做为抗原性的物质与其相特异的抗体之间发生抗原一抗体反应,由于抗体分子本身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放必须在抗体(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上附加以做为标记的分子,借助这些标记物的存在的位置和数量来观察和分析抗原组织或细胞内的定位,分布和含量,我们用的是酶标记抗体与组织或细胞内特异抗原结合追踪抗原分布,借助底物与酶反应生成的有色沉淀显示抗原所在。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特点。1实验步骤1.1制片(用未稍血或骨髓);1.2加鼠…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已有很多论述。但对本病心电图改变的论述较少。现将我院自1980年~1992年收治82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2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16岁一68岁,平均424岁,男性44例,女性38例。全部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钱心脏拍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入院时心功能互级2例、刀级25例、皿级38例、IV级17例。为排除药物及其它影响,82例均选用首次心电图。二、诊断依据:①经体征、X线检查发现心脏增大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普遍增大;②充血性心衰表现…  相似文献   
9.
老年心、脑血管病血脂和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 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对血清脂蛋白(a)[LP(a)]在心、脑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LP(a)是由二种不同的成分所组成,即合载脂蛋白B100的LDL和亲水性糖蛋白即脂蛋白(a),与其它脂蛋白无相关性。在老年心血管病中,LP(a)的作用及与其它脂蛋白、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尚未见大量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1资料和方法1.1对象 患者组:选择同期入院的老年冠心病和脑卒中病人共34例,平均年龄64±2.1岁,男22例、…  相似文献   
10.
本院采用法莫替丁与西米替丁,对8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机分为法莫替丁组及西米替丁组,比较3周冶愈率和服药后腹痛的消失率,探讨法莫替了的临床应用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均选自本院1992~1994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都论病患者,随机分为法英替丁组(简称为法组)及西米替丁组(简称西组).法组共44例,年龄19~59岁,平均30.ZO岁,均为男性,西组共45例.年龄18~69岁,平均32.9岁。41例男性,4例女性。1.2治疗方法:胃镜检查后3天内法组口服法莫替丁ZOrng.早、晚各1次。西组口服西米替丁ZOO。g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