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的围产期处理方法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折本院25例产前子痫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输温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治疗。其中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结论产前子痫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关系密切,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妊高征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防治产前子痫要特别重视防治D IC。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及时输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是治疗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采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其中,中期引产5例,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14例,发生率为7.1%,胎死宫内1例。结论: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妊娠HIP并发ITP的有效方法,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在血源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T)患者接受不同囊肿剥除手术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EMT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同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组,Ⅰ组(n=25)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Ⅱ组(n=25)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以及不同手术时段的卵巢功能。结果Ⅱ组在手术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上较Ⅰ组有明显延长,在出血量上较Ⅰ组显著减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在各项卵巢功能(E2、FSH等)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在各项卵巢功能指标(E2、FSH等)上较Ⅰ组更占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T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开腹手术更理想的处理效果,且可有效避免对患者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正> 肾炎指肾小球发生弥漫性炎症,是一个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尿的变化如蛋白尿、血尿和管型,高血压,水肿,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范畴。如《灵枢,水胀》篇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有面色苍白,或肿或退,小便时闭”,及恶寒身热,身着皆肿。《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对本证作了专篇论述。从病因脉症而分为风水、皮水、面  相似文献   
6.
所谓"食色性也",你能根据女性的体型判断出她的"性趣"所在吗?你知道女性怎么用最本质的身体语言暗示她的需求吗?仔细观察女性的体型与她不同场合下的肢体语言,你会发现很多羞于或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女性在向你"眉目传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孕20周及分娩时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增高,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分娩随机抽查376例产妇的分娩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孕20周产期BMI≤24而分娩期BMI≥27者孕产期并发症及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做好孕期健康饮食保健,控制BMI指数异常增高,做好孕产妇系统监测和系统管理,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分娩期并发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围产期处理方法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产前子痫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输温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治疗。其中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结论:去除病因的同时及时输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是治疗产前子痫并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5例产前子痫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输温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其中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15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其中窒息5例复苏抢救成功。结论产前子痫与DIC关系密切,防治产前子痫要特别重视防治DIC。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及时输新鲜血、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是治疗产前子痫并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