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宫颈病变组织中P-Akt、NF-κ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P-Akt和NF-κB。结果 P-Akt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9%、66.67%、92.31%,NF-κB分别为10.52%、72.22%、96.15%,P-Akt和NF-κB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结论 P-Akt、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核因子与宫颈癌及其发病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之间的关系.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试验及研究成果,对蛋白激酶B、核因子与宫颈癌及HPV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结果 HPV感染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致病因素,蛋白激酶B、核因子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人类肿瘤中表达失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结论 蛋白激酶B、核因子及HPV与宫颈癌相关性进行研究,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沙利度胺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沙利度胺在治疗恶性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新进展.结果 沙立度胺能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调控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并可抑制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多种实体瘤、艾滋病、风湿性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沙利度胺是一种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5.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又称胎盘血管瘤,是一种原发胎盘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需依据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才能确诊.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27岁,因"孕37+2周,阵发性规律腹痛伴见红5h"于2012年3月8日18时40分入院,既往体健G2P0.2年前患者曾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1次.患者孕期未行产检.入院前1周在当地医院因"贫血"给予输血治疗.体检:T 36.0℃,P 80次/min,R21次/min,Bp 120/80mmHg,心肺(-),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6份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及19份慢性宫颈炎组织(对照组)中细胞核因子的表达情况,2组标本术前均用PCR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率(96.15%)高于对照组(10.52%)(P〈0.05);细胞核因子在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组的表达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发病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豫西地区女性宫颈病变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21种基因型在豫西地区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豫西地区因宫颈病变或可疑HPV感染就诊的1540位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共21种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本组资料中总的HPV感染比例为31.8%(489/1540),共检出21种基因亚型,高危型占35.13%,低危型占5.39%,单一感染占23.25%,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占8.51%,高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16、58、31,低危型最常见类型为HPV6、11。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最高为31~40岁组,占45.4%,其次为21~30岁组,占30.6%。结论本研究提供了21种HPV基因型在豫西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对该地区疫苗开发、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miR-141-3p 通过靶向PTEN并调控PI3K/Akt 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7 年10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8 例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1-3p 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 和PTEN的靶向关系;过表达或敲降miR-141 及PTEN基因后,采用CCK-8、Transwell 和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术检测卵巢癌A2780 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水平,WB实验进一步检测miR-141-3p 对PTEN-PI3K/Akt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41-3p 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 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41-3p 靶向作用于PTEN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敲降miR-141-3p 后A2780 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48 h 时,0.36±0.04 vs 0.82±0.06,P<0.05)、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穿膜细胞数(45.14±7.88)vs(215.32±16.04)个,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9.29±0.65)% vs(1.85±0.26)%,P<0.01]。过表达PTEN显著抑制了A2780 细胞中p-Akt 的表达(均P<0.01)、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而明显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在过表达PTEN的同时过表达miR-141-3p 或添加IGF-1 后可逆转上述的变化。结论:miR-141-3p 能够促进A2780 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TEN并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患者血清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维生素D、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分娩后并确诊为产后抑郁的产妇60例(抑郁组)、产后未发生抑郁的妇女12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5年5月-2017年5月,检测两组产妇血清AA、EPA、DHA、维生素D、E2、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并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抑郁组产妇的血清AA、EPA、DH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产妇的血清维生素D、E2、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组产妇的血清AA、EPA、DHA水平显著低于重度抑郁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抑郁组产妇的血清维生素D、E2、P水平显著高于重度抑郁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产妇的血清AA、EPA、DHA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抑郁组产妇的血清维生素D、E2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产后抑郁产妇血清AA、EPA、DHA、维生素D、E2、P的水平发生改变,并且与抑郁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Akt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宫颈癌及1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Akt的表达,各例标本手术前均用PCR技术进行HPV-DNA检测.结果 P-Akt在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05%和92.31%,P-Akt在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kt在HPV阳性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P-Akt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发病及HPV感染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