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钡化合物很易溶于胃酸和水中,对心脏有明显弥漫性损伤的毒性作用,室内传导障碍,T波降低和U波增宽;此外,出现室性期外收缩。在氯化钡熔物的配料、制备、粉碎、浸析以及成品的干燥、包装工段,操作工劳动条件的特点是工艺过程不连贯,设备不密闭以及大量的手工作业。工作区空气  相似文献   
2.
曾有报导锰可引起“假变态反应”,并可使机体过敏。动物在锰化合物中毒时嗜酸性细胞增多。由于组胺酶活性和固定组织胺降低而使血中组织胺增高;前者的变化在同时受异体蛋白致敏时表现得十分明显。锰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改变生物胶体的吸附特点。应注意锰在门捷列夫周期系中与已知化学致敏原(铬、镍、钴)靠近。作者指出长期受非中毒剂量锰作用的雄性动物的后代对锰的毒性作用敏感性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1955~1967年4个制镍企业(两个处理氧化镍矿的联合企业,两个处理硫化矿的工厂)癌的死亡率资料。从矿石中提取镍,采用冶炼和电解法。镍生产的全部工艺过程包括备料、熔化、焙烧—还原和电解车间。此外,还有从含钴原料中提取钴的钴车间。镍车间的主要危害是各种含镍化合物的气溶胶。在钴车间,还有钴和砷粉尘。  相似文献   
4.
5.
三硝基甲苯(TNT)对人及实验大鼠都具有明显的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至今未见尿中代谢产物是否仍具诱变性的报道。由于尿致突变试验可作为评价环境与职业致癌物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因此对 TNT 染毒大鼠进行尿致突变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30年前即已证实铬是动物机体的必需元素,直到最近几年才确定铬也是人的必需元素。还需要作许多工作来探讨铬参与的全部生理机制,较早的工作确定了铬对糖代谢的影响,最近则强调其对脂质代谢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铬含量与心血管之间存在相关。铬的生物学活性三价铬可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复合物葡糖耐受因子(GTF)。高效GTF前体物存在于许多食品中并可在体内由无机铬合成,但合成部位和机制不清。经口摄入的无机铬很难吸  相似文献   
7.
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黄色炸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得到各国广泛的应用。通过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等各种途径进入体内,毒性很强。长期接触一定浓时,常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性肝炎,严重者可发生爆发性肝炎致死。至今,国内外学者在  相似文献   
8.
9.
对211名铬作业工人与322名制氧工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前者肝炎患病率,肝肿大及脾肿大率分别为10.4%,14.7%和25.6%;而后者相应的只有2.5%,5.3%和7.1%,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铬作业工人肝炎患者中乙肝仅占13.6%,制氧工人却高达66.7%(P<0.001),但两个人群的 HBsAg 携带率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4.3%和5.6%)。提示铬作业工人肝脏损害可能与职业因素有关。CG 与 GPT 配对研究结果表明,54名铬作业工人的脾肿大者中,CG升高者18人(33.3%),GPT 异常者仅5人(9.3%),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反,117名无肝炎症状或体征者,CG 和 GPT 阴性率分别为85.5%和79.5%。结果提示铬作业工人中部分脾肿大者实际上伴有肝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工业中广泛应用氨基甲酸的衍生物。氨基甲酸烷酯混合物是提取芳香烃的一种溶剂,其成分为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此两种物质都是白色结晶,按1:1混合即成液体。已知氨基甲酸乙酯对动物有致肿瘤作用,但不同作者关于氨基甲酸甲酯的致肿瘤作用意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