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管淋巴样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Eosinophilia,简称AHE)亦称为假性或非典型化脓性内芽肿,系血管内皮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头部,特别是耳壳及其周围,呈大小不等的结节性损害。现将收集到的6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播散性黄瘤(Xanthoma disseminatum)是一种原发性非家族性正常脂蛋白血症性黄瘤病,与其它各型黄瘤相比,比较少见,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兹将我们所见一伴有尿崩症并经组织学(包括电镜检查)及黄瘤脂质分析证实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马××,男性,28岁。1982年3月起于两肘窝、腋窝、颈项、腹股沟、阴囊等皮肤皱襞处,继之于眼睑及口腔粘膜处陆续发出黄红色略高起的疹子,不痛不痒,并逐渐增大增多。与此同时,约4月初起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三热水瓶开水还感口渴,一昼夜排尿达5,000~7,000ml。患者一向体健,病程中无消瘦,病前无外伤史,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发育营养可,体态正常。无突眼,视物清。淋巴结未及,心、肺、肝、脾均无特殊。头颅及  相似文献   
3.
鲍温氏病伴发内脏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各家意见不一。本文着重研究鲍温氏病与其它非鲍温氏型鳞状细胞袭皮内肿瘤(SIN)同内脏恶性肿瘤的关系。鲍温氏与非鲍温氏 SIN 主要依据组织学的诊断。鲍温氏病为整层表皮发育不良,伴有明显的胞核大小不一和异形细胞形成,个别细胞角化不良,表皮各  相似文献   
4.
1964年 Sweet 首先以“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为名报告了8例,此后国内外陆续有所报告,说明本病并非罕见,现将我科1979~1983年观察的54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女31例(57%),男23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17例扁平苔藓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的观察,寻出其特点,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酶标及电镜等方面也进行观察。为临床及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1974年Shulman报告一型良性硬皮病样综合征,Rodnan等建议命名为嗜酸性筋膜炎,其特征为皮下深部筋膜增厚并有炎症,常累及前臂,不侵犯内脏,无雷诺氏现象。周围血循环中嗜酸性白细胞和丙种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阴性。本病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有时为特效。本文报告一例女性22岁,病期2个月,先突然发生小腿、前臂和面部肿胀,2周后肿胀消退,除了面部,在前臂和小腿处皮肤发生硬化和斑状色素沉着,患处很快因疼痛而不能活动。住院前2天已不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178例银屑病患者的272个皮肤活检标本。其中包括10例腰骶部皮损和附近的正常皮肤的10对标本;14例腰骶部皮损中央和边缘的14对标本;13例身体不同部位皮损的13对标本,以及17例不同部位的皮损在前后间隔2年各取一个标本。此外,14例在1~8年病期间由不同部位皮损共取标本53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20例SLE患者的真皮结缔组织变化。在19例中疏松的正常胶原原纤维束被宽的腔隙所分隔。束内少数细而弯曲的胶原原纤维混在正常原纤维中。弹力纤维常附有致密的颗粒状物质,由带状基质和致密的钉状弹力原纤维组成。在15个标本中,胶原原纤维的间隙内有很多有结节的酸性glycosaminoglycan(GAG)的微原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次报告1例局灶性回肠炎伴有光泽苔藓,并认为二者之间可能有关系.患者男性,23岁,因腹泻、腹痛、体重明显减轻和典型的放射学发现而诊断为局灶性回肠炎,患者同时有慢性非特异性肝炎,可能由本病的胆管周围炎引起.约1年后躯干和四肢发生皮疹,初发于小腿屈面、肘部,腘窝和膝内侧,为对称性成群丘疹伴中等痒感.后延及躯干、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