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患儿寇某,女,6月龄,足月顺产,1998年4月16日出生,产后24h在某医院产科常规皮内接种卡介苗(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批号971216·失效期1999年3月).2个月后,其母发现患儿左腋下胸壁处,有一黄豆大小红色斑,因无不适未予治疗.至4个月时红斑逐渐增大为 1.5cm X1.5cm肿物.同年 9月1日脓肿破溃感染发热就诊住院,9月20日行左腋下胸壁皮下组织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地区更是乙肝高发区。现将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急性乙肝患者 3 2例乙肝病毒标记物转的转归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2例患者既往均无乙肝病史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2 8岁。均有典型或不典型的乏力、纳差、尿黄、右胁隐痛不适、肝肿大等临床症状。查肝功能示胆红素轻至中度异常 ,转氨酶明显升高 ,ALT及AST值为 5 0 0~ 3 0 0 0U/L ,其中ALT >AST ,血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正常 ,无重型肝炎趋向。患者甲、丙、丁、戊肝炎…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优势越来越明显,最近我科用腹腔镜做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获得成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使用萨勃心肺复苏仪和徒手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萨勃机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分别使用萨勃和徒手人工心肺复苏,比较两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萨勃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标准的心肺复苏技术。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脏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是一种可替代人工心肺复苏的先进仪器,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血-视网膜内屏障(inner blood-retinal barrier,inner BRB)体外试验模型,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200 kV/m,200次脉冲)照射对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transwell半透膜细胞培养池为载体,将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非接触式共同培养,建立体外血-视网膜内屏障,测定跨内皮电阻抗(TEER)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透过率,以评价该屏障建立状态.于电磁脉冲照射该模型后0.5、3、6、12、24h测定TEER及HRP透过率,研究电磁脉冲对血-视网膜内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RF/6A与C6共培养模型的TEER值最高达到145 Ωcm2(接种后第6天),与RF/6A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模型与单独培养组间HRP透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屏障模型抑制大分子物质穿透的能力增高,于接种后第6天达最低值,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EMP照射RF/6A与C6共培养模型后0.5、3、6h,TEER测定值较平行对照组降低,HRP透过率较平行对照组升高.结论 EMP(200 kV/m,200次脉冲)照射后,血-视网膜内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是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细致的护理措施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牛磺酸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牛磺酸和环磷腺苷葡胺.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在经过灭菌过程后所提供的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性。方法:按照原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加强灭菌全流程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与随机抽样法相结合,将国内医院常用的不同生产厂方的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经过灭菌循环后,比较分析其对灭菌过程的监测效果。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落实改进措施,提高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率。结果:包内化学指示物的灭菌监测效果与其生产厂方的工艺制作缺陷、包装材料透气性较差、化学指示物直接接触到金属器物、包装过大、灭菌前的装载过满、蒸汽质量欠佳、灭菌器的失误操作及故障运行等密切相关。结论:影响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因素很多,管理者应主动加强灭菌全流程的细节管理,根据手术器械包的风险级别不同,手术器物的结构、材质不同,合理选择合格的包内化学指示物,为灭菌包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监测结果,从而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对我们近年来应用益肝灵与易昔复联用治疗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嘻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患儿,其中一组患儿给予使用一般穿刺针进行输液静点,另一组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静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一周内静脉穿刺例次、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周内静脉穿刺例次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护理操作的进步,不仅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使用后治疗效果较提高,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患儿的治疗做到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