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T0)、术后2h(T1)及术后1d(T2)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T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与T0比,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皮质醇、血糖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皮质醇、血糖较低(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5.89±6.52)min和(22.14±8.96)min高于试验组(9.57±5.67)min、(14.62±7.75)min(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25.00%高于试验组9.62%(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可能与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麻醉管理在小儿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94例接受经胸微创封堵术的V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及七氟烷组,每组各47例,均给予麻醉管理,并在麻醉维持过程中分别给予丙泊酚和七氟烷,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循环指标、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丙泊酚组丙泊酚用量为(5.29±3.81) mg/(kg·h),七氟烷组七氟烷用量为(7.29±3.55) mg/(kg·h),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清醒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麻醉管理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稳定;丙泊酚组患儿切皮时心率显著下降,呼吸频率显著上升,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心率均持续下降,与七氟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94例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7±0.6)年,随访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麻醉管理能够保持患儿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保证术后恢复良好,在VSD患儿的麻醉管理中应用七氟烷,具有安全性好、镇痛效果佳等多种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