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更好促进儿童早期身心的全面发展,探讨以母亲为中心参与婴幼儿保健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在中山某社区内实施促进母亲参与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活动后,采用儿童养育情况母亲问卷对参加项目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以参加《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项目的社区的母亲为实验组,选择另一经济、社会环境相似的社区的母亲为对照组,两组各150例。结果:①实验组家庭的玩具和图画书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在给孩子讲图画书上的故事、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游乐场以及带孩子参加培训班等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母亲表扬孩子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更能用鼓励的方法教育孩子;③实验组父亲比对照组更能参与对孩子的管教,而且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一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丰富了孩子认知刺激环境,提高了母亲的育儿技能,同时使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母亲为中心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2~3岁儿童行为方式和行为偏离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市某社区内0~1岁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至少1.5年、以母亲为中心的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活动。活动前后分别以现场询问的方式填写《Aachenbach 2~3岁儿童行为调查表(家长问卷)》(CBCL),比较两组儿童CBCL的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83名儿童的行为偏离发生率为68.7%(57/83);观察组91名儿童的行为偏离发生率为36.3%(33/9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8.261,P<0.001)。观察组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攻击、躯体陈述、忧郁和破坏4个因子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医生-母亲-儿童”的新型儿童保健模式,开展以母亲为中心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活动可以明显减少2~3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