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程度和有效性,确定i CT适宜胸部CT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受检者180例,并将其依次分成6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CT扫描。比较各组受检者胸部CT各组织CT值及其标准差的差异,客观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肺及骨组织标准差A2、B、C三组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A1组与D组间亦未见显著性差异,但两组与E、F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肺组织标准差B、C组与A1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但A1组与A2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肌肉组织标准差A1组和C组间、主动脉标准差A1组和B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标准差按A2、B、A1和C、D、E、F组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结论:i CT采用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120 kV/100 mAs是该设备适宜的胸部CT低剂量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2.
祛肝脂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祛肝脂合剂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饲以高脂饲料造模,连续喂养8周.用祛肝脂合剂给予治疗,并与阳性对照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组对比,用药.2周后取血,取肝,以备检测.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浆脂蛋白酶LPL及肝脂酶HL的活性和肝组织SOD、ATP含量变化.结果 ①随着NAFLD造模的进行,大鼠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血清LPL、HL下降.肝组织SOD、ATP含量下降;②祛肝脂合剂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仅有轻微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灶及纤维组织增生,血清IJPL、HL升高,肝组织SOD、ATP含量升高(P<0.05);③GSH组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点状坏死,但未见纤维组织增生;但血清[JPL、HL肝组织SOD、AT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祛肝脂合剂可以降低脂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保护肝组织,对脂肪性肝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结核杆菌在肺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X线检查在发现病变、诊断及动态观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我国新的结核病分类法,该分类法把结核病分为5型,即:①原发性肺结核;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③继发性肺结核;④结核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4.
对于胰腺的检查,传统的X线平片、胃肠钡餐造影及75Se-硒蛋氨酸胰腺显像已很少应用,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USG、CT、MRI可以在无损伤的情况下,显示胰腺全貌并对其疾病做出诊断,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检查方法.ERCP、PTC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虽属于有创性检查但其在某一方面还有一定优势,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性的应用.现就各种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科学评估三期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方法 收集40例胰腺CT平扫正常人,于三期分别行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 胰周主要血管的显示率均〉195%,显示程度评分≥2分。结论 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周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CD34、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微血管密度(MVD)计数、VEGF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MVD计数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28。MVD计数、VEGF的表达与胃癌胃壁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近期远隔转移程度呈正相关,MVD计数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近期远隔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化程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着肿瘤血管生成,在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VEG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MVD计数、VEGF的表达可以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矽肺的MSCT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矽肺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其较特征的CT影像表现,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果 39例矽肺患者CT图像上均可见散在小类圆形矽结节及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改变。非钙化矽结节平均CT值约为60.5±9.2HU。21例患者可见融合斑,19例患者可见胸膜斑。肺门淋巴结增大28例,伴钙化20例。肺气肿35例,弥漫性肺气肿19例,同时伴有或单纯局灶性肺气肿23例。合并结核11例,其中空洞形成7例。结论多数矽肺患者MSCT具有较特征的影像表现,MSCT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提高心源性和肾源性胸部病变的CT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尿毒症患者98例和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的胸部CT影像资料,分析研究其各自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组胸部CT更易出现阳性表现,且更易发生心脏增大和肺泡性肺水肿,而且两种以上病变的发生率亦高于尿毒症组,上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尿毒症组肺动脉增粗发生的几率高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组,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在心源性和肾源性胸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及低剂量对比剂行糖尿病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54例疑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100 m L)、B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1 m L/kg)、C组(管电压100 k V、对比剂1 m L/kg)各18例,采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行CTA检查,对比分析三组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病例下肢各主要动脉节段均显示良好,主观质量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B组观测动脉CT值低于A、C组(P均<0.05)。噪声C组>B组>A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C组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