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于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学生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60名学生加以分组,其中30名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案,将其作为对照组,剩余30名学生接受3D打印技术教学,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教学成绩。结果除专业兴趣程度外,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教学方案之后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出科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创伤骨科教学工作中应用3D打印技术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显著提高学生动作操作能力,使学生良好的掌握复杂创伤骨科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凝血和纤溶活性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肝素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肝素钠组在阿替普酶溶栓后即刻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溶栓24 h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凝血和纤溶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肝素钠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替普酶溶栓序贯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纠正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是临床常用的非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氯胺酮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切皮前静脉给予或硬膜外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或)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并且对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需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婴幼儿413例,其中0~4个月307例,5~6个月106例。对所有婴幼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5~6个月婴幼儿附加X线检查,6周检查时超声检查判定为Ⅱa型的患儿在12周时进行复查,选取Ⅱa型转归为Ⅰ型髋关节患儿作为研究1组,选取Ⅱa型退化为Ⅱb型及以上类型髋关节患儿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6周检查时Ⅰ型髋关节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所有婴幼儿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比较5~6个月婴幼儿高频超声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三组A角、β角、α角测量结果。结果 1周时,Ⅰ型髋关节353例,Ⅱa型40例,Ⅱc型15例; 6周复查时,Ⅰ型髋关节398例,Ⅱa型13例,Ⅱc型1例; 12周复查时,Ⅰ型髋关节409例,Ⅱb型3例,Ⅳ型1例。5~6个月106例婴幼儿超声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阳性率高于X线检查(P0.05)。研究1组与对照组的A角无差异,但研究2组的A角大于研究1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标准明确,及时诊断并早期治疗可减少婴幼儿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概率,减轻婴幼儿畸形程度,减少晚期患儿,此外,高频超声对软骨髋臼角测量可预测Ⅱa型髋关节的转归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治疗,高频超声是一种较好的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胰头区解剖关系比较复杂 ,且位置深 ,加之该区的病种类型较多 ,所以在疾病早期发现及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本文总结了 2 4例误诊的病例 ,作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该区病变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自 1 994年以来 2 4例经手术病理ERCP(由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证实的病人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 34~ 81岁 ,45岁以上占 92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纳差、乏力 2 1例 ,梗阻性黄疸 1 4例 ,腹胀 7例 ,消瘦 8例 ,贫血、黑便各 3例 ,不全性肠梗阻 4例。1 2 方法 使用西门子CRF全身CT扫描机 ,…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32岁,因发现左乳无痛性肿物4年,迅速增大6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体胖,平素月经不规律,量少。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腺发育正常,乳房皮肤正常,无乳头内陷及溢液,左侧乳腺可触及5 cm×3 cm 椭圆形肿物,质硬,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尚可,无触痛。超声检查示:左乳时钟3~5点近乳头下方腺体内可见大小约4.6 cm×3.4 c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呈浅分叶状改变,内部另可见大小约2.1 cm×1.6 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呈“瘤中瘤”样改变(图1),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可见血流信号(图2)。右侧乳腺组织内未见明显结节,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左乳实性占位(BI-RADS 3级)。手术所见:肿块表面有完整的假包膜,部分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术后病理示:左乳肿块最大切面直径约4 cm,灰黄与灰褐色相间,质中等,周界清,符合良性叶状肿瘤;肿块内实性结节直径2 cm,符合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诊断:左乳良性叶状肿瘤伴导管内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9.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谷氮唑盐(MTT)实验来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果: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取材方便,能较容易地获得大量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锋勾针加拔火罐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虎宝,李斯琴笔者近3年来,采用师怀堂教授的“九针”之一锋勾针,与拔罐疗法和体针疗法相结合,治疗30例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