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胆管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病变,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了解此病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肝内其他多发性病变进行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46例均经皮股静脉穿刺在下腔静脉距肾静脉开口以下1~2 cm处成功置入,其中1例因肾静脉开口位置较低,滤器远端略偏右髂总静脉,但倾斜角度小于1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46例均经皮股静脉穿刺在下腔静脉距肾静脉开口以下1~2 cm处成功置入,其中1例因肾静脉开口位置较低,滤器远端略偏右髂总静脉,但倾斜角度小于1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崩漏,又名崩中漏下《诸病源候论》,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断,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也有称,血量多如水注之势者为崩,来势缓淋沥不断者为漏。崩与漏可以相互转化,即崩势渐缓可致漏。久漏不止也可转为崩,故统称崩漏。崩漏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所出现的阴道出血,均属崩漏范畴。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将崩漏分为:脾虚、肾虚(包括肾阴虚)、血热、血瘀四个症型,当崩漏出现失眠健忘、心跳气短、善太息等症状时,说明患者已至心脾两虚,此时应用“归脾汤”(原方: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人参、酸枣仁、当归、远志、广木香、甘草、生姜、大枣、共十二味)加减治疗,往往会收到满意的疗效。以下是笔者近十年来治疗崩漏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5.
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CP及ERCP资料完整经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101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1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总符合率92.1%,ERCP总符合率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但ERCP可同时进行经内镜下治疗,MRCP不能完全取代ERCP,两者结合互补,可进一步提高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方法:根据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易反复发作,预后可能留下永久瘢痕的病理特点及患者对该病的恐惧心理,选用最有效、痛苦最小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对经治病例有助于脓液的排空引流,促进脓腔窦道愈合时间,绝大部分患者愈后不留瘢痕,头发生长正常。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取火针、脓腔冲洗引流、加压包扎配合耐心的精神疏导和心理护理,疗效确切,患者可在15—30天之内,皮损达到完全愈合或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Asthma)(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全球大约有1.5亿哮喘患者,中国大约有250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1~3%。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增高趋势。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哮喘病防治效果.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紧迫课题。本文主要阐述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局麻在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73例,ASAI~II级,年龄19~66岁,术中根据手术需要深度,患者对指令反应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剂量,观察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术中无明显呼吸抑制(SpO2在98%~100%),循环稳定,疼痛评分1~2分占93%,Ramsay镇静评分II-IV级,恶心呕吐5例。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局麻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呼吸循环稳定,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肝癌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以金华市广福医院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病理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组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43例(71.68%),T1WⅠ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Ⅰ呈稍高信号,静脉血栓12例(27.91%),肝内转移20例(46.51%),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1例(25.58%);结节型肝癌8例(13.33%),T1WⅠ呈略低或等信号,T2WⅠ呈稍高或高信号,静脉血栓1例(12.5%),肝内转移1例(12.5%),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12.5%);小肝癌7例(11.67%),T1WⅠ呈低信号,T2WⅠ呈高信号,静脉血栓0例,肝内转移0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0例;弥漫型肝癌2例(3.3%),T1WⅠ呈略低或等信号,T2WⅠ呈略高或高信号,静脉血栓2例(100%),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50.0%)。结论:MRI影像学特征可准确判断原发性肝癌,MRI增强扫描利于病灶的发现,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娠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增长,分支明显增多增粗卷曲,与妊娠月龄成正比,胎盘血供丰富。15例术后平均4.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因引产失败(合并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栓塞术后6d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平均32.4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疗效可靠,保留生育功能,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