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改变。方法对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浆BNP并与休克纠正后的血浆BNP比较。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BNP由休克时的(356±38)ng/L显著降至休克纠正后的(57±12)ng/L(P<0.001)。结论BNP升高并非仅见于心衰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BNP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确诊的20例胰腺癌、51例肝癌、42例胃癌和63例结直肠癌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以及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随机抽查同期本地某社区年龄、性别等条件相似的180例普通居民作为对照组,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对照组的2.6倍;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按高低分别为:胰腺癌患者组6例(30.0%),肝癌患者组11例(19.6%),胃癌患者组6例(16.7%),结直肠癌患者组10例(15.9%),除了胃癌患者,其余各种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FPG、HbA1C、CA199较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偏高(P<0.05)。结论糖尿病与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43例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对胃部症状进行评分,通过同位素测定其液相和固相胃排空功能,与38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胃部症状评分与固相(r=0.81)和液相(r=0.65)胃排空减慢显著相关(P<0.001)。结论CFS患者的胃部症状与胃动力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徐蕾  肖文  李忆琴 《临床荟萃》2003,18(7):393-393
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科先后对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共 14例次 ,成功 14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2例 ,14例次。其中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4 7~ 78岁 ,平均 (6 9± 8.9)岁。 10例为 1次插管 ,2例为 2次插管。 7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炎 ,4例为肺炎 ,2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衰 ,1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准备一台OlympusBF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 ,消毒后备用 ,OlympusCLE 10冷光源一台 ,负压吸引器一台。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性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减退。为保护胰岛β细胞残存功能,尽快纠正患者高血糖状态,我们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86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43例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对胃部症状进行评分,通过同位素测定其液相和固相胃排空功能,与38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CFS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胃部症状评分与固相(r=0.81)和液相(r=0.65)胃排空减慢显著相关(P〈0.001)。结论CFS患者的胃部症状与胃动力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2次注射方案中,比较预混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2次/d的注射方案,选取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和BHI30治疗组,进行为期12周的比较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4个时点的血糖(空腹及3餐后2 h)低血糖的治疗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 BIAsp30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BHI30治疗组;BIAsp30治疗组早餐、晚餐后2 h及空腹血糖低于BHI30治疗组,中餐后2 h血糖与BHI30治疗组相似;BLAsp30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HI30治疗组.结论 BIAsp30在疗效及安全性更优于BHI30.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无固定职业,因反复腹泻黏液稀便、逐渐消瘦6年,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反复双下肢浮肿4年,加重伴畏寒、发热、盗汗、四肢无力、全身衰竭2周于2003年4月19日入院。患者自1997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带少许黏液的稀便,当时伴畏寒、发热和四肢无力,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以后稍有饮食不慎即腹泻,并逐渐消瘦,觉疲乏无力。  相似文献   
10.
成人超重和肥胖症患者每天总热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以去脂体重代替实际体重计算成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每天应摄取总热量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实际体重和去脂体重计算患者的基础代谢率 ,然后按公式 :总热量 =基础代谢率× 95 %×活动因子 -6 0 0 (kcal)计算 2套不同热量的食谱对 31 6例成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进行调查 ,评估患者对 2套不同热量食谱的接受程度和减肥效果。结果  31 6例患者中 ,按实际体重计算的总热量 ,93 7%表示不能接受 ,仅 6 3%表示可以接受。而按去脂体重计算的总热量 ,仅 8 2 %不能接受 ,89 2 %可以接受 ,2 5 %认为食物太少 (χ2 =4 6 1 6 ,P <0 0 0 1 )。经 2个月按去脂体重计算的总热量进行配餐并每周至少进行 5次 4 0min以上的有氧代谢运动治疗后 ,2 5 0例体重下降达 4 0kg以上 ,其余 6 6例体重下降在 3 9kg以下。结论 采用去脂体重代替实际体重计算成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 ,不仅考虑了每位患者主要参与基础代谢的去脂体重和不同的工作强度 ,而且还去除了几乎不参与基础代谢的身体脂肪重量等因素 ,因此 ,更符合个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