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介绍了3-苯基乳酸的结构、制备、手性拆分等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其抑菌、药理作用及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术后降脂治疗对假腔血栓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1例术前伴高脂血症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术后用药物降血脂。治疗18个月后18例效果不好(A组),13例效果良好(B组)。比较两组假腔血栓化情况。另取两组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L-6,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结果术后18个月A组12例(66.67%)假腔血栓化,B组11例(84.62%),两组假腔血栓化率相比P<0.05。A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15.4±3.7)ng/L、CRP水平为(15.2±4.3)mg/L,B组分别为(6.3±2.7)ng/L、(5.6±2.4)mg/L,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相比P均<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降脂治疗效果好者假腔血栓化率较高,其机制可能与降脂治疗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合并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环狭窄患者的脑保护方法。方法 46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合并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环狭窄患者,均行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治疗。根据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环的狭窄程度、灌注量和方法将分为A、B1、B2、C1、C2组。A组(颈内动脉狭窄度〈50%)行单纯深低温停循环(DHCA)、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5~10 ml/(kg.min);B1组(颈内动脉狭窄度50%~70%)行DHCA、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5~10 ml/(kg.min);B2组(颈内动脉狭窄度50%~70%)行DHCA、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10~15 ml/(kg.min);C1组(颈内动脉狭窄度〉70%且合并脑基底动脉环狭窄)行DHCA、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10~15 ml/(kg.min),C2组(颈内动脉狭窄度〉70%且合并脑基底动脉环狭窄)行DHCA、经右腋及左颈总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10~15 ml/(kg.min)。结果A组0例、B1组3例、B2组0例、C1组3例、C2组0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B2、C2组患者脑干听神经诱发电位明显低于B1、C1组(P均〈0.05)。结论采用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合并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环狭窄时,适当增加DHCA灌注量和行双侧脑灌注,可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胸部CT平扫体检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胸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检查,观察组施行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观察两组肺部结节检出率和肺部小结节良恶性检出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共有50例检出肺部结节,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84.00%(42/50),而观察组共有48例检出肺部结节,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81.25%(39/48),两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小结节良性、不稳定、疑似恶化检出率分别为9.52%(4/42)、78.57%(33/42)、11.90%(5/42)与对照组的10.26%(4/39)、76.92%(30/39)、12.82%(5/39)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胸部CT扫描CTDIw、DLP较对照组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图像显示肺部小结节病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的清晰度相当。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有明确应用价值,且安全性高,适于在临床健康体检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地城镇278名独生子女体格发育及不良行为随机抽样调查,同时以当地248名非独生子女作对照。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体格发育良好,按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评价结果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不良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不良行为产生率较非独生子女高。对早教工作者提出一个如何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以儿童发病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了解该病在我区发病规律 ,现将我区 195 1年以来 317例白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317例白喉病例均系区以上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 ,且进行了核实诊断。2 发病概况 白 195 1年至 2 0 0 0年共报告发病 317例 ,死亡 36例 ,发病率在 0 .0 8~ 2 .48/万。总病死率为 11.36 % ,其中五十年代平均 17.2 2 % ;六十年代为 15 .38% ;七十年代前期为 0 .41% ;1972年以后无死亡。 1986年后无病例报告。317例白喉发病数占呼吸道传染病的 0 .85 % ;占各类传染病总数的 0 .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