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中开展技术帮带的实践与效果进行了系统论述。主要做法,一是充分调研,明确帮带目标;二是实行主责学科负责制;三是实行双向代职;四是建立部队卫生人员培训中心;五是开展远程医学服务。并对主要成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病人延误诊断分析李宏平1郑淑兰2阮祥林2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近年来又有抬头回升趋势,但不少肺结核病人,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或检查不全面,或接诊医生对肺结核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以致延误诊断,现对我所就治的被延误诊断的肺结核病人176例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我科1996~2000年收治痰结核菌药敏证实对全部抗结核药耐药或仅对一种抗结核药敏感的肺结核54例,其中单纯抗结核药物治愈16例,治愈率29.6%,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4-2011年周口市某监狱羁押人员中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进行分析,为以后开展羁押人员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周口市结核病防治所与监狱管理部门合作采用结核病每年定期普查、因症就诊、涂阳患者接触者检查、入监体检4种方式发现羁押人员中的肺结核患者402例,对其发现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周口市某监狱2004-2011年共确诊结核病患者402例,其中结核病每年定期普查发现111例,占27.6%;因症就诊发现204例,占50.7%;接触者检查发现15例,占3.7%;入监体检发现72例,占17.9%。结论羁押人员结核病患者发现还应以每年结核病普查为基础,因症就诊、接触者检查、入监检查3种方式有机结合,可以尽早发现羁押人员中的结核病患者,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在监狱内的传播,对降低全社会的结核病疫情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起到了确切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例1,男性、3岁.入院前半年洗澡时发现患儿下腹部正中有一条索状包块,软,无症状,未引起重视.一周前、患儿尿频,下腹包块变硬,继之局部皮肤红肿,发烧到院就诊.B超所见:脐下腹壁内一大小约31×23mm的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壁厚而不光滑,其内少许点状强回声漂浮.未见与脐及膀胱相通的管道.因患儿憋尿后包块疼痛明显,仅在膀眈充盈欠佳的条件下作憋尿前后的对比检查、B超提示:脐尿管囊肿并感染可能性大.住院后经腹壁穿刺抽脓及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脐尿管囊肿.例二,男性,4岁.患儿2年前下腹壁局限性红、肿、痛,在该处触及一纵行条索状包块.临床经腹壁抽脓后诊断“腹壁内脓肿”.抗炎治疗后痊愈.1年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来院.B超提示:脐尿管囊肿.又经保守治疗痊愈.随之屡发屡愈.本次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电子胃镜下取出胃内、食管内异物很常见,其中上消化道内蛔虫的成功取出临床中也很多。但3条长度均10cm以上的蛔虫嵌顿在十二指肠乳头内的病例却很少见。现报道我院1例行电子胃镜成功取出3条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内蛔虫患者的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运用疏肝健脾推拿法对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门诊和住院诊断为焦虑症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推拿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总体印象表(CGT)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5%,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2%,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运用疏肝健脾推拿法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不仅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5例临床观察郑淑兰1)杨瑞1)孟澜涛1)李宏平2)1)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4500032)周口市结核病防治所周口466000关键词环丙沙星;下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1992年3月~1996年5月住院患者中应用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可疑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住院和门诊登记的可疑肺结核患者178例的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镜下表现及不同取材组对可疑菌阴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纤支镜下病变以管腔局限或弥漫性支气管炎变(37.6%)或管腔瘢痕狭窄(27.5%)为主;所有178例患者均行支气管刷片检查,检出抗酸杆菌阳性率29.8%(53/178),178例患者灌洗液(BALF)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8.2%(68/178)、48.9%(87/178),102例患者行组织活检或盲检,病理诊断结核阳性率71.6%(73/102),113例患者行术后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18.6%(21/113)。5种取样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阳性率可达81.5%。结论纤支镜检查在可疑菌阴肺结核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镜下所见采用不同的取材方法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可疑菌阴肺结核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