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1岁。因肩背部及胸前疼痛伴皮肤红斑3天入院。入院前3天患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当时自行口服抗感冒药后无效,次日感胸前及肩背部皮肤疼痛,第3日疼痛处出现红斑,表面皮肤略有潮湿。当晚疼痛加重,口服去痛片无效,随即急诊入院。查白细胞5.6×109/L,中性0.58,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自诉原有糖尿病合并臂丛神经炎,一直间断用降糖药及神经营养药,但病情不稳定,此次查血糖:空腹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3mmol/L,诊断“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给予降糖、止痛、改善神经代谢药物及对症处理。3天后皮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心理一致感对产妇家庭坚韧性和产后抑郁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13(SOC-13)、家庭坚韧性量表(FHI)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效应模型。结果产妇的SOC-13得分为(70.85±8.75)分,FHI得分为(50.78±9.74)分,EPDS得分为(7.07±2.70)分,其中24例(16.2%)为抑郁阳性。SOC-13与FHI的责任维度、控制维度、挑战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404~0.551,P<0.01),SOC-13与EPDS呈负相关关系(r=-0.547,P<0.01);SOC-13在FHI与EPDS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8.7%。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但具有良好的心理一致感和家庭坚韧性,心理一致感在产妇家庭坚韧性和产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段玉琴  李嘉颖 《西南军医》2012,14(2):369-370
当代社会医疗护理需求日益提高,老年急诊护理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的重要环节,老年病患更需求高质量的服务,更细致如微的诊疗和护理。2005~2010年我病区共参与108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年龄从70.3~93.1岁,平均年龄81.7岁,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26例,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1周,加重7 h”入院。既往胆结石病史1年余。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左肩及左上肢疼痛,进食后加重,7 h前上腹痛加重,口服硝酸甘油后效果不明显。就诊我院急诊科行上腹部CT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查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常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DWI影像组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其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0例,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肝癌虚证和实证,均在治疗前行MRI增强扫描.在DWI图像上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共包含1316个纹理特征,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压迫人群的髂静脉压迫特征和分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腹部或下腹部MSCT增强扫描中发现存在髂静脉压迫的200例无下肢疾病症状受检者,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92岁。分析受检者的左、右侧髂静脉的压迫类型、压迫点个数、最大压迫部位及发生率;测量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短径、面积、近远端1 cm髂静脉面积、压迫范围、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计算最大压迫部位髂静脉狭窄率。应用SPSS 25.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1)比较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部位及定量指标测量值;(2)左侧及右侧髂总静脉压迫的不同年龄、性别、面积、狭窄率的差异;(3)左、右侧髂总静脉不同狭窄程度时的性别差异;(4)髂静脉压迫分型的基本特征及各型之间定量特征。结果 (1)最大压迫部位:位于左髂总静脉180例、右髂总静脉56例、下腔静脉分叉处10例、左髂外静脉7例、左髂总静脉分叉处3例和右髂外静脉1例;左髂总静脉受压占比(90.0%)较右髂总静脉(2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09, P<0.01),但不同年龄段(<65岁与≥65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P>0.05);左、右侧髂静脉压迫的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交断面上左、右侧髂总静脉最大压迫部位短径分别为(6.0±2.6)、(8.3±2.8)mm,压迫范围分别为(11.2±2.1)、(10.0±2.4)mm,同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38.8°(20.2°)、17.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在<65岁和≥65岁年龄段者的女性的左、右侧髂总静脉受压面积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左、右侧髂总静脉狭窄程度≥25%和≥50%时,男女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髂静脉压迫分型:Ⅰ型,左髂总静脉单一压迫占20.5%(41/200);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占36.5%(73/200);Ⅲ型,左右髂总静脉双侧压迫,占23.5%(47/200)、Ⅳ型,其他压迫类型,占19.5%(39/200)。各型间年龄、性别、狭窄率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压迫点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下肢症状的髂静脉受压人群MSCT多平面重建显示髂静脉受压部位不固定,左侧髂总静脉受压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右侧髂总静脉受压,可将髂静脉受压情况分为四种类型(Ⅰ~Ⅳ型),其中以Ⅱ型左髂总静脉双重压迫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中的表达,分析HIF-1α与慢阻肺及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慢阻肺模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健康大鼠,采集大鼠静脉血,取肺组织,检测两组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A%、WV%、血液及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m PA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T%、WA%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IF-1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高达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病程中,气道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增加,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WT%、WA%明显增高,血液及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表明HIF-1α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的发生过程,并与肺血管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