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肝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和分析。结果:54例肝性胸水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5~78岁,平均47.5岁。确诊肝性胸水2.82~9.38年,平均4.3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2例,丙型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混合型肝硬化3例,原因不明1例。其中右胸胸水35例(64.81%),左侧8例(14.81%),双侧11例(20.37%)。经综合治疗,胸水消退者21例(38.89%),减少25例(46.30%),无变化8例(14.81%)。其中死于并发症12例(22.22%),上消化道出血5例(41.6%),肝性脑病4例(33.33%),肝肾综合征2例(16.67%),腹腔感染1例(8.33%)。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较常见,且多为右侧,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胸腔穿刺放液中只有压迫症状时进行,宜采用胸腔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IX(HIF-1α)及血管生成素-2(Ang-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喉癌组织和10例正常喉组织中HIF-1α、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和Ang-2蛋白在喉癌组织和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1α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Ang-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1或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均P>0.05);HIF-1α和Ang-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7,P<0.01).结论;HIF-1α和Ang-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 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以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对28例H 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共同特征为发热、咳嗽、消瘦和乏力等 细菌性肺炎15例(53.6%),肺结核5例(17.9%),卡氏肺孢子肺炎3例(10.7%),真菌性肺炎3例(10.7%),双肺间质性肺炎2例(7.1%)。结论肺部感染是H IV/AIDS患者的主要机会性感染,病原包括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病程多反复,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方法 对观察组 1 5 2 2例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 ,取 3 44 9例孕妇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为2 5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 5 7% ) ;观察组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系统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 70 73 %提高至 96 5 0 % ,三个结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系统健康教育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状态(EMT)与临床资料、症状评分等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0例及健康者15例的鼻腔或鼻窦黏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表型标志E—cadherinmRNA及间质细胞表型标志α-SMA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患者症状评分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下降,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上升,提示病例组标本中存在EMT现象;α-SMAmRNA表达与吸烟史呈正相关关系,E—cadherinmRNA表达与年龄、病程、吸烟史等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评分、Lund—Kennedy总评分、前筛评分与0l—SMAmRNA表达呈正相关,鼻部症状评分、Lund—Kennedy体征总评分、Lund—Mackay体征总评分与E—cadherin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不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确实存在EMT现象;患者的病情越重,EMT现象越明显,EMT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DM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25例和单纯2型DM患者43例(无任何并发症)为观察组,另选择36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对象的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型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Hcy浓度为(15.45±8.6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56±1.43)μmol/L和无并发症组(9.43±2.18)μmol/L(P均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DM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检测2型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开展球海绵体肌反射(BCR)、坐骨海绵体肌反射(ICR)及阴部诱发电位(PEP)等电生理检测,评价该技术对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127例男性均经影像学和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BCR、ICR、PEP检查。另选1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相同的检查对照。结果 127例患者中,发现异常者59例(46.5%),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揭示这些患者已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于急性脑梗死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为(5.89±1.81)mg/L,治疗两周后为(1.53±1.28)mg/L。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0.81mg/L)(P〈0.01),治疗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轻型、中型、重型各组hs—CRP含量分别为:轻型脑梗死组(3.85±1.38)mg/L,中型脑梗死组(6.11±1.72)mg/L,重型脑梗死组(8.91±1.93)mg/L。经统计学处理,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hs—cRP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压正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颈动脉硬化指数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血压正常OSAS患者64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颈动脉硬化指数(CSI)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差异。睡眠监测仪检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析病例组患者AHI与颈动脉硬化指数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胎球蛋白A与颈动脉硬化指数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指数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胎球蛋白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A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仅为(68.42±11.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55±4.64)%(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病例组患者AHI与cIMT及CSI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421, r=0.502; P<0.05),胎球蛋白A与cIMT及CSI之间均存在负相关(r=-0.515, r=-0.404; P<0.05)。结论 低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正常血压OSAS患者亚临床颈动脉硬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状态(EMT)与临床资料、症状评分等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0例及健康者15例的鼻腔或鼻窦黏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表型标志E-cadherin mRNA及间质细胞表型标志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患者症状评分的关联性。结果 病例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下降,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上升,提示病例组标本中存在EMT现象;α-SMA mRNA表达与吸烟史呈正相关关系,E-cadherin mRNA表达与年龄、病程、吸烟史等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评分、Lund-Kennedy总评分、前筛评分与α-SMA mRNA表达呈正相关,鼻部症状评分、Lund-Kennedy体征总评分、Lund-Mackay体征总评分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不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确实存在EMT现象;患者的病情越重,EMT现象越明显,EMT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