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体液传播的相关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通过EHSA方法筛选出23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以及尿液中HBV—DNA的含量结果230例大三阳患者中12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尿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8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唾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3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母初乳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结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患者唾液、尿液及母初乳中的HBV—DNA含量高低同血液中HBV—DNA的含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为乙型肝炎是通过唾液、乳汁及尿液进行传播的理论提供了临床检验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仕娟  李崇建 《现代保健》2010,(25):159-160
目的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中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探讨受检者孕前及孕时感染HCM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2例孕前妇女和620例产前孕妇均做HCMV检测,取宫颈分泌物标本用FQ—PCR法做HCMV—DNA检测,取血清标本用ELISA法做HCMV—IgM检测。结果302例孕前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6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5例;620例产前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4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7例。可见用FQ—PCR法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远高于用ELISA法检测HCMV—IgM,ELISA法检测HCMV感染阳性率明显偏低,说明FQ—PCR法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结论宫颈分泌物组和血清组有明显差异,运用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时进行HCMV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FQ-PCR法对孕前及孕中进行HCMV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中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探讨受检者孕前及孕时感染HCMV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2例孕前妇女和620例产前孕妇均做HCMV检测,取宫颈分泌物标本用FQ-PCR法做HCMV-DNA检测,取血清标本用ELISA法做HCMV-IgM检测.结果 302例孕前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6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5例;620例产前孕妇宫颈分泌物标本HCMV-DNA阳性94例,血清标本HCMV-DNA阳性7例.可见用FQ-PCR法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远高于用ELISA法检测HCMV-IgM,ELISA法检测HCMV感染阳性率明显偏低,说明FQ-PCR法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结论 宫颈分泌物组和血清组有明显差异,运用FQ-PCR技术对孕前及孕时进行HCMV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户籍人群中G-6-PD缺陷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旁路上的第1个关键酶,它在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生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NADPH对于细胞内自由基和H_2O_2毒性作用的清除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成熟红细胞缺乏三羧酸循环,单磷酸己糖旁路(HMP)是唯一生成NADPH的途径,G-6-PD的缺乏会引起红细胞膜的损害,导致新生儿黄疸、蚕豆病、药物性溶血等疾病。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中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为高。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