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对照,验证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下肢骨科创伤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两组均检测入室后输液前(T1)、输液后麻醉操作前(T2)、术毕(T3)、术毕后2 h(T4)患者血糖及电解质,并与入室前基础值(T0)比较,2组间比较.记录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在麻醉手术开始后,2组血糖水平都有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均随输注试验液体量的增加逐渐上升,T1、T2、T3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超过15 mmol/L,在手术结束2 h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间比较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电解质浓度并无明显改变。结论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用于骨折创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当。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相比,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并没有显著增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PFLP(A组)29例,其中EvansⅢ型17例,EvansⅣ型9例,EvansⅤ型3例。PFNA(B组)42例,其中Evans Ⅲ型19例,Evans Ⅳ型15例,Evans Ⅴ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来院复查、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了解功能恢复情况,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随访9~43个月,平均24.3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中3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曝光次数、下地负重时间较PFLP均有显著优势(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上,PFNA和PFL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例EvansⅢ型优良率94.42%。EvansⅣ型优良率82.85%,EvansⅤ型优良率47.92%。结论 PFLP和PFNA是目前临床上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用的器械,代表着髓外、髓内两大系统。相比之下PFNA具有显著优势,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临床值得推广。随着骨折复杂程度的增加,手术难度也在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也在增加,优良率也出现了下降。PFNA治疗费用较高,对EvansⅣ、Ⅴ型的骨折治疗上价值更高。PFLP治疗费用适宜,对EvansⅢ型,效果明显,对于EvansⅤ型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应避免使用。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高龄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同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确诊时间24h以内者6例,24h以上者5例;Ⅰ期食管修补、带蒂大网膜覆盖术7例,6例治愈,1例术后发生破口裂开,Ⅱ期手术后治愈;行破裂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1例;胃肠减压、全身情况改善后行Ⅱ期手术1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发病24h以内者首选Ⅰ期修补,发病24h以上者,如污染不重、全身情况允许,一部分患者仍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2003年2月-2006年3月期间,笔者采用自制肾炎四补丸为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菌是人畜共患致病菌,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欧美国家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主要为其所致脑膜脑炎、败血症等,而李斯特菌所致肺炎未见报道.本文报道l例李斯特菌所致肺炎.  相似文献   
6.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患者 ,初诊为心脏病 8例 ,病因不明 3例 ,误诊率为 5 5 %。老年甲减症状与衰老相似 ,表现可不典型 ,故常延误诊断。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是首先想到甲减的存在 ,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可靠的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AH3d组、SAH5d组、SAH7d组、SAH10d组和SAH14d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等方法观察SAH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SAH后第3d基底动脉狭窄,第7d达高峰。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出血后第3d开始出现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变性,并随时间推移加重,第5d和第7d病理改变更明显,尤以第7d为著,10d后缓解。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拇指挫灭伤常伴有毗邻手指合并伤。在拇指失去再植条件以后,若能在早期利用合并伤手指,实现一期拇指再造,仍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治疗方法。我院在实施拇指再造中,曾为3例食指远端幸存残留者,施行残留食指远端一期拇化,重建后的拇指具有原拇指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疗效十分满意。病例介绍例1,女性,25岁。左手被塑料机压伤左拇指自掌指关节平面挫灭伤,虎口与第二掌骨远端一并挫缺,形成残腔;食指仅与第二指蹼间少量软组织连接,悬垂其位,指体多处裂开,伤口出血。清创探查发现左食指部位仅有尺侧指神经与血管束与组织尚在连接,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对中医心、心神的影响,为精神系统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健康状态调查获得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习惯对中医心、心神的影响。结果:按时起居、运动是心、心神的保护因素(按时起居OR值分别为0.274、0.208,运动OR值分别为0.679、0.772,P<0.05);喜食口味偏重多油多盐、喜甜食是心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69、1.729,P<0.05);以肉食为主或者素食为主都是心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68、1.694,P<0.05);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吃宵夜、抽烟、喝酒、焦虑是心、心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34、3.796;2.724、1.826;3.290、3.328;4.133、1.715;4.506、2.061;28.926、8.469,P<0.05)。结论:不良生活习惯会促进心、心神疾病的发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少心、心神疾病的发生,有利于精神系统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膈疝治疗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01~2005—06手术治疗创伤性膈疝2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3例,年龄9~62(平均31.7)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塌方挤压伤4例,锐器刺伤4例。其中1例为自残伤(剪刀刺伤)。左侧膈疝21例。右侧3例。急诊患者20例,病史为3d~2周者2例,病史为1a者1例,病史为3a者1例。合并多根多处肋骨骨折14例,血气胸12例,肺挫伤8例,脾破裂7例,肝破裂1例,胃破裂6例,肠破裂5例,颅脑损伤3例,四肢骨折5例,骨盆骨折3例,脊柱骨折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