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探究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心理弹性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4所中学的2 065名学生,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中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为40.34%,是否有留守经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66,29.45,12.48,P值均<0.01).在家庭亲密度得分、心理弹性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上,有无自伤行为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12.08,-7.29,-11.53,-3.38,-7.37,-7.68,P值均<0.01).家庭亲密度总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7~0.56,P值均<0.01),与自伤行为呈负相关(r=-0.18,P<0.01);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与自伤行为均呈负相关(r=-0.24~-0.14,P值均<0.01).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和自伤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11%.结论 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和自伤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可通过促进家庭亲密度、提升心理弹性,预防中学生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2.
曾芳华 《校园心理》2012,(4):274-275
<正>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犯罪、自杀、校园暴力等新闻常见报道,这不禁引发人们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漠视生命、生存能力差、易受挫等心理特点,在拷问当今教育考试制度的同时,更反映出学校、家庭与社会对于生命教育的遗漏与忽视。保证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提高他们生命的韧性,学校的引导必不可少。因此,在中学校园中,生命教育应该也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中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群体,加强对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