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的宫颈扩张作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共征集374例早孕妇女于负压吸宫术前随机口服米非司酮25mg q12h×4(组Ⅰ,n=124)、米索前列醇800μm(组Ⅱ,n=126)或不用任何药物(组Ⅲ,n=124)。结果显示组Ⅰ~Ⅲ Hegar氏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的最大直径分别为6.6±0.8,7.0±00.9和4.1±1.4mm((?)±S,下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4±12.0,11.4±9.6和23.1±18.5ml;术中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6,27.78%和54.03%。三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01),且米索扩张宫颈和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比米非司酮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院用TAL(胎盘碳酸锂合剂)治疗白细胞减少4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4例中男性10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塞露80 ml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行灌肠法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22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了开塞露保留灌肠,18例均一次性排尿,另4例行2次灌肠后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开塞露灌肠法用于妇科术后尿潴留,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无副作用,皮肤床铺无污染,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是慢性肾脏病晚期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病机以脏腑衰惫、三焦郁滞为本,风热浊瘀等内生之毒为标.据此确立补脏、通腑、解毒三大治则,临床上以健脾补脏、调补肝肾、通闭泄浊开郁、活血散瘀解毒、疏风通络解毒为法,创立补脏通腑解毒方,对临床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宫腔镜诊断和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35例常规取节育器困难或失败的病例,经国产XG-3型宫腔镜检查定位,35例中有27例病人的宫内节育器或其碎片在宫腔内(其中1例不锈钢节育器恰套在粘膜下肌瘤蒂部、1例的节育器完全碎裂、1例断裂的T 形节育器横臂断段大部嵌入宫壁),8例未见宫内节育器(其中4例剖腹取出,另4例估计脱落而未作处理)。27例中,19例在宫腔镜直视下用蟹爪钳取出;2例用微钩取出;6例用长弯血管钳取出,效果均良好。由此认为应用宫腔镜诊断和处理断裂或嵌顿的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是极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321例药物流产中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 32 1例在服药前后均行超声监测 ,以观察临床效果。其中早期妊娠 (孕12 W内 )药流者 2 75例 ,中、晚期 (孕 12 W后 )药流者 46例 ,年龄 18~ 45岁 ,停经时间 5~ 34周。均排除宫外孕及其它药物流产禁忌症者。使用 YD- 6 0 1A神目 B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对妊娠 5 0天以内者 ,主要观察妊娠囊的大小、形态、位置、有无胚芽及心管搏动 ,测量妊娠囊的平均内径及胚芽长度 ;妊娠 5 0~ 90天内者主要测量胎儿顶臀径 ;妊娠大于 90天者测量胎头双顶径和股骨长度 ;并分别根据孕囊的平均内径 ,顶…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多汗症是指因汗出超过体温调节所需量、汗液调节排泄功能障碍、汗出系统过度活动导致的机体出现过量排汗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指在平静状态下,不受温度、心理、精神等因素干扰而出现的大量异常汗出,或全身性汗出,或局限于局部汗出的一种病症[1]。目前,国内外对原发性多汗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观察虽然在逐渐开展及研究,但是,关于原发性多汗症的西医治疗仍未有行之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以骨痛、骨质疏松、骨折等病理性改变为主要表现。李佑生教授受《黄帝内经》“胆主骨所生病”理论启发,将“胆主骨”与“肾主骨”理论相结合,根据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以及“他脏治本脏病”的理念,从胆主骨理论入手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病机为肾虚髓空,胆腑郁滞,加之脾气亏虚,肝宗筋束骨不利,瘀血、浊毒壅滞经脉,以肾虚、胆郁为本,三焦闭阻、瘀血浊毒内蕴为标。据此立补肾、调胆两大治则,并以补肾温髓调胆为纲,健脾补肾、补益肝肾、温髓壮胆化瘀、疏胆升阳祛浊为法,从整体观入手,辨证施治,达到阴阳协调,五脏六腑和安。以期在临床为他脏治本脏病、本脏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加血外啉结合化疗治疗白血病43例曹凤珍,李哲,文卫,韩玉华,王万林白血病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60岁,平均29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6例。经多疗程联合化疗或大剂量化疗无效或复发、耐...  相似文献   
10.
少商商阳穴点刺放血治疗扁挑体肥大30例高维清,萨仁达来,曹凤珍扁桃体炎.祖国医学称“乳蛾”或“喉蛾”,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炎症。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一直采用少商、商阳二穴点刺放血针疗,疗效甚为满意.现就临床系统统计的3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7例,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