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估计南京市MSM规模,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乘数法原理结合Blued社交软件,并同时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对南京市的MSM规模进行估计,通过男同社交软件Blued的后台统计连续7d在南京市范围内登录人数的平均值作为记录数(record,r),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了解MSM同时期内登录...  相似文献   
2.
时红杰 《泰山卫生》2009,33(4):40-42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前有很多关于rs11362基因多态性和HIV-1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但是结论并不一致,所以本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探索rs11362基因多态性和HIV-1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搜索Pubmed网站、Web of Science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网站、维普、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截至2022年9月30日之前发表的所有关于rs11362基因多态性和HIV-1发病风险关联性研究的文章,关联性强度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来评估。结果 最终有9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数总计2 565例。显性模型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GA基因型增加了HIV-1的发病风险(OR=1.583,95%CI:1.054~2.376)。等位基因模型显示,和G等位基因相比,携带A等位基因增加了HIV-1的发病风险(OR=1.220,95%CI:1.013~1.469)。分层分析发现,同样的效应见于种族为混合人种的人群,包括显性模型(OR=2.337,95%CI:1.392~3.924)和等位基因模型(OR=1.465,95%C...  相似文献   
4.
肖朝阳  张晓俐  时红杰 《疾病监测》2001,16(10):373-373
1993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院激光室共诊治尖锐湿疣患者 87例 ,全部根据患者皮损特点、好发部位、发病年龄做出确诊。尖锐湿疣患者呈逐年增多之趋势 ,1 993年 3例 ,1 994年 2例 ,1 995年 5例 ,1 996年 1 2例 ,1 997年 1 6例 ,1 998年 2 0例 ,1 999年 2 3例 ,2 0 0 0年 6例。87例中男性 47例 ,占 5 4 % ,女性 40例 ,占46% ,男女之比为 1 2∶1 ,其中 6例同时为慢性淋病患者 ,占 0 0 7%。从 3岁到 67岁均有发病 ,平均 2 7岁 ,2 2 - 40岁青壮年居多 ,共 64例 ,占 73% ,2 2岁以下 1 3例 ,占 1 5 % ;40岁以上 1 0例 ,占 1 2 %。发病以个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京市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大学生对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的意愿,并分析影响PrEP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于2019年4-6月抽取南京市1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匿名在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PrEP使用意愿情况等,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PrEP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55 974名大学生参与调查,其中2 725名大学生存在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19.6%(533/2 725)大学生有PrEP使用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患有性病、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近一年有HIV检测史、近一年使用过助性剂、男性和近一年有多性伴行为史对高危行为大学生PrEP使用意愿发挥正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16、0.15、0.09、0.06和0.04;HIV相关知识水平与近一年既往使用过助性剂和既往患有性病发挥负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5和-0.17。结论 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大学生PrEP使用意愿较低,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以及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南京市2018年艾滋病防治策略“三个90%”目标的进展情况及其实现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中获取南京市现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检测发现、抗病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y, ART)和病毒载量(viral load, VL)相关信息,分析“三个90%”进展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2018年南京市“三个90%”目标分别达到74.0%、88.5%和96.7%。经同性传播的HIV/AIDS检测发现率较低(χ2 =86.15, P < 0.001)。注射吸毒传播(aOR=0.263,95% CI:0.156~0.442,P < 0.001)、 < 25岁年龄组(aOR=0.697,95% CI:0.540~0.899,P=0.005)以及监管场所发现(aOR= 0.353,95% CI:0.193~0.646,P=0.001)的HIV/AIDS治疗覆盖率较低;而同性传播(aOR=1.840,95% CI:1.390~2.434,P < 0.001)、35~44岁年龄组(aOR=1.826,95% CI:1.260~2.645,P=0.001)、汉族(aOR=1.797,95% CI:1.038~3.109,P=0.03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OR=1.652,95% CI:1.005~2.717,P=0.048)、已婚有配偶(aOR=1.466,95% CI:1.051~2.046,P=0.024)的HIV/AIDS治疗覆盖率较高。  结论  南京市朝着2020年实现“三个90%”的防治目标迅速迈进,但仍有一定的挑战,需要继续扩大HIV检测发现,加强吸毒人群、低龄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治疗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京市MSM发生高危行为后暴露后预防(PEP)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4月12日至5月18日,通过南京市社会组织进行研究对象招募,收集MSM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PEP知识知晓情况及使用意愿等。以PEP使用意愿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696名研究对象,236人(33.9%)知晓暴露后预防知识,554人(79.6%)如果发生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愿意采用PEP。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OR=9.800,95%CI:3.138~30.608),咨询过PEP(OR=50.361,95%CI:18.170~139.582),知晓PEP知识(OR=15.168,95%CI:5.323~43.219)是P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年龄≥30岁(OR=0.495,95%CI:0.301~0.815)是PEP使用意愿的阻碍因素。结论 南京市MSM PEP使用意愿较高,但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强MSM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年龄30岁以上的人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