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病例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突发性耳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黄冈地区3所不同级别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发病特点、实验室指标、听力疗效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突发性耳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56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18∶1,45~60岁比例最高,占50.99%,高血压比例占25.21%,糖尿病比例占26.62%,血脂异常比例占19.77%,单耳发病比例最高,占81.57%,无诱因患者占60.20%,多于有诱因者的39.80%,有伴发症状82.85%多于无伴发症状17.15%,听力损伤程度以三级比例最高,占41.91%,听力曲线平坦下降型最高,占36.8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异常者分别占39.86%、20.41%、25.78%。听力疗效良好1109例,占70.95%,不良454例,占29.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409)、糖尿病(OR=0.300)、听力损伤程度(OR=0.566)、听力曲线(低频下降型OR=1.980、高频下降型OR=1.368、平坦下降型OR=2.787)、Hcy(OR=0.828)、MPV(OR=0.548)、FIB(OR=0.441)均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听力损失程度较高,听力曲线平坦下降型多见,其预后并不理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针对病例特点进行个体化干预,促进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外侧襞疝修补手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股沟嵌顿疝并肠梗阻65例患者实施经腹疝内容物还纳,缝合疝囊颈口腹横肌,利用脐外侧襞对疝内口腹壁薄弱区域进行修补。结果62例患者成功进行手术,3例因肥胖脐外侧襞不明显,游离疝囊,缝合封闭内环口及周围腹;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6min;术后8~12h患者能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均在术后2~4d内拔除,平均住院时间6.8d;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肠漏、腹腔脓肿、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情况有选择经腹利用脐外侧襞修补腹股沟嵌顿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外侧襞疝修补手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股沟嵌顿疝并肠梗阻65例患者实施经腹疝内容物还纳,缝合疝囊颈口腹横肌,利用脐外侧襞对疝内口腹壁薄弱区域进行修。结果:62例患者成功进行手术.3例因肥胖脐外侧襞不明显,游离疝囊,缝合封闭内环口及周围腹膜,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6min,术后8~12h患者能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均在术后2~4d内拔除,平均住院时间6.8d。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肠漏、腹腔脓肿、愎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情况有选择经腹利用脐外侧襞修补腹股沟嵌顿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