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春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56-2457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少见且危重的类型,是威胁育龄妇女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之一,为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5例,行甲氨喋呤(MTX)局部注射保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宫颈妊娠5例,年龄24~41岁,未产妇3例,经产妇2例,有1次人工流产史2例,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3例。5例患者临床特点:(1)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42天 ̄5个月;(2)停经后阴道流血为其主要特征。5例患者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11 ̄90天,流血时间最早在停经后30天,最晚在停经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颈动脉推注(观察组)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对照组)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与后期疗效。方法 对38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0.8mg颈动脉推注治疗,对30例脑梗死患者单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2h后,观察组32例(84.21%)有效,其中7例(1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5例(83.3%)有效,其中4例(13.73%)治愈或基本治愈。治疗14d观察组35例(92.10%)有效,其中26例(6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3例(76.67%)有效,其中13例(43.33%)治愈或基本治愈。观察组再闭塞2例(5.26%),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再闭塞4例(13.33%),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33%)。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加纳洛酮颈动脉溶栓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疗效均较高,但加用纳洛酮颈动脉溶栓的后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硬膜外镇痛下产间发热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产间发热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待产过程中行硬膜外镇痛后体温超过37.5℃产妇213例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体温正常产妇20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多为低热,多发生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血象?C反应蛋白异常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分别为40.38% ?26.76 %和51.17%;新生儿窒息2例,感染2例,无1例产褥病率发生?研究组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及第一?二产程均较对照组长(P < 0.05);头位分娩评分≤10分的比率?人工干预产程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平均体重均大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硬膜外镇痛下产间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种?对于产间发热,应积极干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宫内低水平铅暴露状态下,新生儿脐血铅含量及初乳铅铅含量与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产科2010-01/04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70例。以脐血铅和初乳铅铅含量作为新生儿铅暴露的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发育评分作为效应指标。结果高暴露组在新生儿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神经行为发育总评分上低于低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P〈0.05),在新生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一般估价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乳铅脐血铅水平和与婴儿的早期发育有关,铅可通过乳汁和脐血造成新生儿的铅接触,对新生儿婴儿早期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剖宫产后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的子宫大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其中5例疑胎盘植入患者栓塞前先行化疗药物MTX灌注。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例患者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仅有轻微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发热,无严重并发症,保留了生殖功能,2例患者栓塞术后仍有活动性阴道流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具有止血迅速、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医院常见的现象,由于输血连接管是硬管,穿刺出现渗漏后就无法使用,此时如将硬管截去一段再接上输血皮条的针头,有时会出现针头脱落而使血液大量流出.穿刺抽血连接管的补救方法不存在血液大量流出的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发生再次穿刺失败的情况,若对血的渗漏不采取措施,血就会滴落下来,这既影响到医院的医护形象又增添了病人的不满和厌烦.因此必须要对输血重新操作.我们改进了穿刺抽血连接管的补救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渗漏,现报告如下. 1 渗漏原因渗漏现象大多发生在针头与输血袋抽血连接管的上边如图1中A所示的位置,由于上边的两端存在着细小的缝隙(见A中a处),当针头穿刺抽血连接管时,受针头体积的作用,缝隙被撑大造成渗漏.  相似文献   
7.
铅是一种参与病因的心理神经中毒。胎儿和年幼的孩子的神经系统在快速发育增长期间是尤其容易受到铅的影响的。相应的,儿童比成人更容易遭受铅的神经毒性影响。婴儿和年幼的儿童可能会吸收多达50%的膳食铅,相比之下,成年人只有10%。铅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能够代替钙离子。大脑中,在前额大脑皮层、海马、小脑铅损伤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损伤、智力障碍、行为问题、神经损害,并可能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实验的研究也表明,铅暴露可能基因毒性效应,尤其是在大脑、骨髓、肝、肺细胞。本文介绍了铅生物标志物,探讨了铅对儿童的神经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戴春芳 《黑龙江医药》2014,(6):1430-143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的影响,指导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正确使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施行的68例低位产钳助产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继发性宫缩乏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别占64.7%、26.5%、5.88%。新生儿并发症包括面部钳印、面部破皮和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7.6%、2.94%和4.41%,无头皮血肿、头颅骨折、面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等并发症。产妇并发症以会阴侧切口延裂常见,发生率为29.4%,无严重会阴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下熟练掌握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创伤小,产妇接受度高,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性发热疾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发热孕妇140例,初诊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相应实验结果分细菌感染组(75例)和病毒感染组(65例);收集正常产检孕妇5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的PCT、CRP和WB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分别(3.8±0.9)ng/ml、(13.5±6.1) mg/L和(14.2±3.0)×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0.5±0.2)ng/ml、(5.9±2.0)mg/L和(9.3±2.5)×109/L,两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和WBC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CRP和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菌感染组PCT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87.6%,敏感度为76.0%. 结论 PCT用于孕妇发热时细菌感染快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检测PCT有利于合理治疗,为抗微生物用药提供指导,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分析产后初乳铅暴露对学龄前期发育智商发育的影响,探讨产后初乳铅影响因素。了解母血、脐血、母乳之间铅、钙含量的相关性,尝试降低人体铅含量的途径方法。方法研究现场选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产科、儿童保建科门诊,2005.10~2006.10共170名孕妇被随机选为研究对象,2010年随访这些孕妇所生子女,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别了解上述儿童的一般状况、生长发育情况。用韦克斯勒氏学龄前儿童智商测量量表测定儿童智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其中产后初乳铅含量。结果妊娠期产后初乳铅暴露对学龄前期儿童智商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产后初乳铅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地居住时间长短及孕期血铅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后初乳中的铅含量。通过随访,分析了妊娠期产后初乳铅暴露对学龄前期儿童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产后初乳铅组儿童总智商评分和操作智商评分均高于高脐血铅水平组(t=2.97,P〈0.01;t=5.79,P〈0.01)。结论产后初乳铅与学龄前期的早期发育有关,铅可通过乳汁造成新生儿的铅接触,对学龄前期儿童早期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