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对米面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真菌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效果。方法:以从超市随机购买的某品牌大米和面粉作为对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线性、各种毒素最低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及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结果:3种毒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AFB1、DON及ZEN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9、184及41μg/kg,均低于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加标回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以内。结论:该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盒对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性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军队食品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为军队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2014-2017年期间部分驻京部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2014-2017年期间,驻京部队食品和餐饮具抽样总数45 859件,总合格率为99.13%。餐饮具表面洁净度、食品的农药残留、硝酸盐、碱性橙Ⅱ和吊白块等检测指标超标率分居前5位。结论 驻京部队食品安全风险较低,但部分食品和餐饮具仍存在较高风险,应针对各类污染物的特点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培养箱,解决饮用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测中微生物指标现场培养的问题。方法根据饮用水或食品中不同微生物指标对培养温度的限定要求,科学设置培养温度;对箱体温度通过单片机和组态屏实现PID控制;进行箱体设计组装;最后对培养效果开展实验验证。结果研制的便携式培养箱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温度偏差≤±1℃、自带电池充满供电时间≥8h;实验表明对微生物指标的培养效果与实验室常用的电热恒温培养箱无显著差异。结论本装备适用于饮用水及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现场检测,对于野战或应急情况下及时发现和排除微生物污染隐患,保障部队官兵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的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胶囊中铬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对胶囊壳样品进行消解,在波长359.3 nm下,灯电流7.5 mA;狭缝宽1.3 nm,塞曼背景校正,分别采用塞曼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结果:火焰原子吸收法:线性范围0.04~1.0 mg.mL-1;相关系数为0.9998,检测限5.26 ng.mL-1,RSD为0.68%~1.0%,加样回收率为100.0%~116.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线性范围为1~20 ng.mL-1,相关系数为0.9998,检测限为0.26 ng.mL-1,RSD为1.7%~4.9%,加样回收率为98.2%~105.6%。结论:塞曼火焰原子吸收法简便、快捷,能满足大量样品筛选及企业内部质控筛选与定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限较前者低,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一旦发生往往成为威胁单位及社会稳定的严重事件,因此一直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最高,其主要是指人食用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发的中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魏氏梭菌及变形杆菌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消毒液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建立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消毒液中乙醇含量,并经方法学验证。结果用外标法检测,回收率为80.3%~90.1%,最低检测限为7.90 mg/L,精密度为1.23%。用内标法检测,回收率为95.1%~106.4%,最低检测限为1.41 mg/L,精密度为1.15%。结论内标法测定消毒液中乙醇含量比外标法更为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制备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蛋白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eFv),探索新型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HIV-gp120蛋白固相包被于Nunc板,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96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IV-gp120蛋白结合活性较强的scFv阳性克隆,并对HIV-gp120蛋白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96个克隆中有39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3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为699 bp.结论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抗HIV-gp120蛋白的scFv,为抗gp120蛋白的ScFv防治艾滋病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手消毒剂中复合醇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质联用仪和气相色谱方法,对手消毒剂中多种醇类成分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用气质联用仪可对手消毒剂中4种醇的成分作出定性鉴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异丙醇加样回收率为100.5%~103.1%,检出限量为0.0159μg/ml;三氯叔丁醇回收率为97.4%~101.4%,检出限量为0.1065μg/ml;乙二醇回收率为97.2%~103.7%,检出限量为0.1065μg/ml;丁二醇回收率为99.0%~102.1%,检出限量为0.1065μg/ml。结论本方法对复合消毒剂中多种醇成分可作出定性鉴定,同时能准确测定各成分含量,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全面了解驻京总直部队近5年来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变化规律,为驻守大中城市部队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及指导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驻京总直部队水质监测结果.市政自来水及自备井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水质评价;桶装纯净水按照《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1-2015年间驻京总直部队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为69.4%,合格率比较:市政自来水>自备井水>桶装纯净水.市政自来水及自备井水的主要超标项目为微生物指标及感官指标,毒理学超标项目主要集中在硝酸盐氮;桶装纯净水电导率不达标问题比较突出;近2年来市政自来水的平均总硬度比前3年降低约30%.结论 驻京总直部队饮用水卫生学问题集中,尤其是微生物指标超标可能造成水媒性疾病的暴发或传播.应加强对自备井水水源及二次供水储输水设施的管理与防护,规范清洗及消毒措施,加强对部队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大水质监测力度,确保官兵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黑龙江、北京、内蒙古和西藏4省份自备井水质状况,为加强自备井水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国北方地区4省份233个自备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采样,检测感官性状、化学、细菌学和毒理学共27项水质指标,并进行卫生学评价。  结果  我国北方地区4省份自备井水总不合格率为52.36%。4省份的水质差异性大。黑龙江自备井的超标指标主要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锰、砷和硝酸盐;北京自备井的超标指标主要是硝酸盐和微生物;内蒙古自备井的超标指标主要是硫酸盐和氟化物;西藏自备井的超标指标则是锌和氯化物。  结论  根据地域区别和水质特征,加强自备井水源管理、消毒和水质净化,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