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蒙药硫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水菖蒲汤炮制法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砷含量降低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砷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确定的最优化炮制工艺条件为,每100g硫黄用300mL浓度为30g/L的水菖蒲汤浸泡16h后煮制4次,每次煮制1.5h。结论:用水菖蒲汤煮制硫黄,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硫黄中的砷含量,而且硫的损失率低。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认为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作为蒙药硫黄的炮制规范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CD44、整合素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与原发灶相比,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CD44阳性率无显著变化(P=1.2305),ICAM-1阳性率则显著增高(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与CD44、P-selectin与ICAM-1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737,P0.01;r=0.7957,P0.01),而CD44与α6β1则呈明显负相关(r=-0.6583,P0.01);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0.753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1,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8420,P0.01和r=0.768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82,P0.01;r=0.863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6548,P0.01)。结论P-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P-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验项目与内容、改进数据处理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等方面探讨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口腔颌面部疾病3,095例进行了统计,肿瘤1,638例(52.93%),囊肿794例(25.66%),瘤样病变174例(5.62%),炎症343例(11.08%),口腔粘膜病114例(3.68%),其他:32例(1.03%)。在1,638例肿瘤中,牙源性肿瘤72例(4.40%),良性70例,恶性2例,发生于下颌骨58例(80.55%),上颌骨14例(19.45%);位于后牙区53例(73.61%),前牙区19例(26.39%)。涎腺肿瘤614例(37.48%),良性363例(59.12%),恶性251例(40.88%),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与粘液表皮样癌,发生于大涎腺的肿瘤良性多于恶性,而在小涎腺中,则恶性多于良性。其他肿瘤(指除牙源性和涎腺肿瘤外)952例(58.12%),其中良性525例(55.15%),恶性427例(44.85%),良性多于恶性,癌比肉瘤多,淋巴网状组织肉瘤比间叶组织肉瘤多。在794例囊肿中,以颌骨囊肿居多。在174例瘤样病变中,以牙龈瘤多见,多位于上颌前牙区。在343例炎症中,以结核和涎腺炎居多。在114例口腔粘膜病中,以白斑与扁平苔癣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蒙药瞿麦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酶辅助超声提取法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4.0 mg,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蒙药瞿麦总皂苷的提取率为2.367%。结论:该方法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提取率高,可作为蒙药瞿麦总皂苷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COSMOSIL 5C18-MS-Ⅱ(4.6 mm×250 mm,5μm),以2.5%乙腈+0.1%甲酸+水(A)-乙腈+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5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3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玫瑰花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玫瑰花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3批样品相似度较好,初步鉴定指认其中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将13批样品聚为3类。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玫瑰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为制定玫瑰花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蒙药材东北点地梅的质量标准。方法:从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等方面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对其水分进行检测;采用HPLC法,以槲皮素和山柰素为指标,进行药材含量的定量研究。结果:东北点地梅花葶横切面组织特征,粉末中花粉粒、气孔轴式等结构均具有鉴别意义,并易察见,可作为标准;药材样品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7批供试品水分含量为4.32%~5.33%,平均含量为4.84%;7批供试品中槲皮素含量为3.58~10.51 mg/g,山柰素含量为6.28~9.57 m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方法可有效鉴别本品,所建标准可用于东北点地梅药材的质量控制;东北点地梅中水分含量不得过7.0%,含槲皮素和山柰素总含量计不得少于0.9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表达。结果P-gp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无关;GST-π的表达与各个指标之间均相关(P〈0.05);TS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犯深度无关。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S〈0.05)。结论大肠癌中P-gp、TOpoⅡ、GST-π、TS的检测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TOpoⅡ、GST-π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稿)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上述基因的表达与预后关系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gp阳性45例,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TOpoⅡ阳性20例,定位于细胞核,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GST-π阳性58例,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与各指标间均相关(P〈0.05);TS阳性18例,定位于细胞质,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示TOpoⅡ、GST-π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TOpoⅡ、GST-π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