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冼桂江  彭美薇  盘珍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22-2124
目的了解梧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4789-2010和2011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 2009年120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5.00%,沙门菌检出率为14.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0%,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2010年150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48.00%,沙门菌检出率为9.3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53%,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41%,大肠杆菌0157:H7和阪崎肠杆菌未检出。2011年175份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39%,阪崎肠杆菌的检出率为5.2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4.61%,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2.92%,沙门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结论该市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重点食物中致病菌检出率都很高,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减少和避免食源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室间质量控制(EQA)方法,并对我市2004~2009年EQA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各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结核菌痰涂片开展EQA,市级参比室进行质控考核.结果 连续6年痰涂片质控抽查,平均阳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8%的标准,阴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6%的标准,质控质量总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梧州市外环境中霍乱弧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PCR法对霍乱弧菌进行监测。结果 2009年-2013年广西梧州市外环境中霍乱弧菌的总阳性率为2.80%(56/2 001),2009年最高达6.34%(17/268),2009年-2013年大致呈下降趋势;外环境中水生动物及水样标本中霍乱弧菌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61%(45/1 246)和1.46%(11/75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P0.01);56株霍乱弧菌包含有4种霍乱菌株:小川型、稻叶型、O139型、非O1非O139型;PCR结果显示,ct和zot均为阴性组有30株,ct阴性zot阳性组共有18株,ct阴性特异基因阳性组共有8株。结论霍乱弧菌可通过水产品的运输而传播,应加强对危险因素中环境水体和食品的监测并制定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梧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卫生监督及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取受检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改良赖氏法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005~2008年度参加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及其岗前体检人员共71512人,HBsAg、HBeAg总阳性率分别为6.31%、1.55%,HBeAg占HBsAg阳性总比率为24.64%;3种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间检出率呈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逐一降低趋势,性别检出率男高于女,且年龄组间、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总异常率0.28%;异常率年间波动在0.23%~0.37%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意义;而性别间,不同感染模式、无感染者之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尤其HBeAg阳性,对健康及作为传染源有很大的危险性,应予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