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组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氯丙嗪组,每组各35例,观察时间为6周,于入组时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采用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最终纳入分析63例(奎硫平组33例,氯丙嗪组30例)。结果:两组疗效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1,P〉0.05);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各组的BPRS评分在治疗第1、2、4、6周末都比治疗前入组时评分有显著下降(均P〈0.01),两组BPRS评分在入组时、第1、2、4、6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周的观察期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以氯丙嗪为多,奎硫平不良反应少、程度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猝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为降低其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8年内4所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的全部病例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的非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所有因素进行比较及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联合用药、抗精神药种类、抗抑郁药种类、合并躯体疾病、心电图异常、入院时状态差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躯体疾病、心电图异常、联合用药、传统抗精神病药(舒必利针剂、氯丙嗪、氯氮平)、入院时状态差为高危因素;新型抗精神病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0年内猝死发生率为1.5‰。男性比女性多。晨3与7时左右为猝死高峰期。关注住院精神病人躯体疾病、入院时状态及心电图变化等;尽量用新型少用传统抗精神病药;尽量用SSRIs少用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最好单一用药,可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和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88例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和音乐干预,共8周。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运动疗法和音乐干预,干预前BPRS、ADL、SQLS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运动疗法和音乐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自治疗1周末,HAMD评分减少比单用帕罗西汀组更显著,治疗8周末痊愈率达58.9%,显效率85.3%,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在多个维度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未出现不耐受情况。结论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首次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共完成观察59例。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利培酮组为87.1%,齐担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4.24,P〉0.05);不良反应方面,齐拉西酮组兴奋或激越高于利培酮组(x^2=3.92,P〈0.05),而利培酮组月经紊乱、体质量增加、锥体外系反应高于齐拉西酮组(x^2=4.54,5.63,3.98,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彭汝春  胡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89-2789
目的:评价奎硫平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3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奎硫平治疗,疗程8周,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PRS及CGI-SI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昏,便秘,静坐不能,心动过速。结论:奎硫平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荆量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对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舍用组与单用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一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合用组显效率73.08%,单用组53.85%,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合用组HAMD评分第1、2周末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第6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起效快,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实验组口服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奎硫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12周末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12周末,实验组显效率39.29%,有效率78.57%;对照组分别为20.69%、44.83%。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79,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轻微,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目〉0.05)。结论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单用奎硫平治疗疗效更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