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减肥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重庆市抽取2个主城区12所学校的8 089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市主城区男生超重肥胖率(25.7%)高于女生(14.6%).中小学生自我体型评价与BMI评价一致性较差(Kappa=0.311),尤其是女生的一致性更差(Kappa=0.274).控制年级、年龄等协变量后,不同男、女生BMI评价分组与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引入自我评价后,实际超重肥胖男生与改善饮食的关联强度从2.73倍下降为1.60倍,与增加运动的关联强度从2.84倍下降为1.47倍,实际超重肥胖女生与改善饮食的关联强度从2.74倍降为1.46倍,与增加运动的关联强度从2.18倍降为1.66倍.BMI分组与体重控制行为的关联强度明显下降.结论 部分中小学生不能客观评价自我体型.  相似文献   
2.
了解重庆市某主城区流动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于2016年10月在重庆市主城区随机抽取4所中学,使用“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量表”对707名流动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流动初中生具备总健康素养、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8.8%,39.2%,37.6%和56.6%,具备9类健康素养从高到低分别为意外伤害与急救、科学健康观、青春期发育、批判能力、合理营养、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和健康决定能力,其具备率分别为76.2%,69.0%,60.1%,56.6%,56.6%,54.6%,54.2%,33.0%,32.2%.不同年级、家庭关系和学习成绩的流动初中生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20,16.769,11.71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流动初中生具备总健康素养的因素包括年级和学习成绩[(OR值(95%CI)分别为1.516(1.031~2.230),1.678(1.145~2.460),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流动初中生部分健康素养方面水平较低,年级与学习成绩为影响流动初中生健康素养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了解重庆市某主城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某主城区农村和城市各随机抽取2所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5个班,使用课题组成员自行设计的《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量表》对抽到班级的所有学生共1 83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市某主城区初中生总健康素养、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和批判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1.7%,44.9%,38.4%和60.2%.初中生9个因子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意外伤害与急救、科学健康观、青春期发育、批判性素养、合理营养、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和健康决定能力,具备率分别为78.5%,71.1%,62.8%,60.2%,59.3%,58.8%,54.4%,37.3%和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户籍(OR=0.750,95%CI=0.603~0.932)和家庭关系(OR=1.460,95%CI=1.227~1.738)为影响初中生总健康素养的因素;家庭关系为功能性健康素养(OR=1.184,95%CI=1.006~1.394)、互动性健康素养(OR=1.494,95%CI=1.262~1.768)和批判性健康素养(OR=1.328,95%CI=1.112~1.563)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主城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户口和家庭关系是影响初中生健康素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生青春发动时相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1-12月在重庆市某主城区共8所中小学校3 351名中小学生,采用青春发育量表(PDS)与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抑郁调查.结果 重庆市某主城区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1%,不同年级、居住地、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系、自我评价体型和学习成绩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098,5.446,88.941,286.346,38.089,261.513,P值均<0.01).PDS评价与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不同分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027,47.019,P值均<0.01).控制年级、居住地、家庭经济等协变量,PDS评价青春发动时相,男生提前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是适时组的1.406(95%CI=1.039~1.902)倍,女生延迟组更不容易检出抑郁(OR=0.632,95% CI=0.433~ 0.924);同伴比较法评价青春发动时相,男生提前组和延迟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适时组的1.733(95%CI=1.289~ 2.330)和1.464(95%CI=1.112~1.929)倍,女生提前组和延迟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适时组的1.518(95%CI=1.122~2.134)和1.403 (95% CI=1.033~1.905)倍.结论 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或延迟与抑郁症状检出有关.  相似文献   
5.
了解重庆主城区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健康素养改善状况,为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城市、农村各抽取2所共4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分别将城市、农村各1所学校作为干预校,另外各1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干预校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校不开展任何干预措施.基线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终期问卷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干预时间为2017年3-5月.结果 干预后,城市干预校学生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1.5%,69.5%,高于对照校的62.2%,59.8%(x2值分别为5.753,7.333,P值均<0.05).农村干预校学生干预前总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对照校(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校与对照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9.3%提高到干预后的71.5%,总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3.3%提高到干预后的65.8%;农村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30.9%提高到干预后的56.4%,总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27.0%提高到干预后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