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杰雄 《西部医学》2012,24(11):2231-2232,2236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借助实验室检测对其进行诊断,目前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病原体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类,各类方法各有其特点,本文就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产前检测RH·D因子及抗人球蛋白试验是必要的。通过对4727例孕妇常规检查RH·D因子,有35例RH阴性占0.74%。35例RH阴性孕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26例阳性,其中1例抗体效价1:32,1例1:64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人巨细胞病毒UL32、UL44截短基因,构建pET-32a-UL32-UL44表达载体,转化宿菌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标记HRP,用于检测IgM抗体。方法根据Gene-bank中HCMV的pp150、pp52蛋白序列,利用Protean计算机软件分析其亲疏水性和抗原性,选取适合的区段,根据其对应的UL32、UL44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序列,经测序证明无误之后,克隆pET-32a-UL32-UL44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纯化目的蛋白,标记HRP,用ELISA捕获法对目的蛋白-HRP标记物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成功构建pET-32a-UL32-UL44重组质粒,导入在BL21(DE3)菌株中,经诱导后目的蛋白表达于上清中,经纯化、标记HRP,标记物用于ELISA捕获法能够准确、特异地检测HCMV血清标本,80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可达92.5%,特异性达97.5%。结论 HCMV基因工程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为研制以基因工程重组抗原代替传统全病毒抗原的HCMV检测试剂盒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比较粪便隐血试验的3种常用方法,为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粪便隐血试验结果提供参考。方法用联苯胺法、贝索试纸法和单克隆血红蛋白法对9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51例对照人群进行同时检测和组合检测,同时对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和干扰性试验。结果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均是:单克隆血红蛋白法大于贝索试纸法大于联苯胺法,用化学法和免疫法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低于单独用化学法而高于单独用免疫法。结论单克隆血红蛋白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但易出现假阴性,贝索试纸法和联苯胺法都易受饮食、药物等影响而出现假阳性,联苯胺法敏感性高但灵敏度差,而贝索试纸法灵敏度适中,对人体无害,适于普查运用。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建议组合运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邓兆享  彭杰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136-1136,1138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多种抗体,主要有IgM、IgG类两种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另一类非特异性抗体又称反应素,是由螺旋体破坏的组织细胞所释放的类脂样物质以及螺旋体自身的类脂和脂蛋白刺馓机体产生的IgM、IgG类抗体。目前,常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不同类型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血脂六项值的变化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控制提供更科学曼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按1999年WHO公布的标准,根据临床诊断将受检人群分为三组,其中T2DM组61人,IGT组47人,对照组(NGT)56人。测定三组人群的HbA1c和空腹血清中的FPG、TG、TC、HDL—C、LDL—C、ApoA1、ApoB的浓度。结果他DM组和IGT组中的FPG、HbA1c、TG、TC、LDL—C、ApoB检测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ApoB为P〈0.05);HDL—C、ApoA1和ApoA1/ApoB的检测值HbA1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ApoA1/ApoB为P〈0.01)。结论T2DM患者和IGT患者血中的FPG、HbA1c、TG、TC、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1和ApoA1/ApoB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六项能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控制和诊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良梅毒检测常用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合捡,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梅毒患者用TRUST进行原倍和滴度试验,并采用比试剂操作要求多1倍的TRUST悬液进行检测,同时联合TPPA进行检测,并用97例非梅毒标本作对照。结果TPPA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Х^2检验,P〈0.05)。采用改良TRUST即2倍TRUST悬液以及TRUST滴度试验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倍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滴加2倍TRUST悬液以及进行TRUST滴度测定与TPPA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为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芯片检测法在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蛋白质芯片技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蛋白质芯片方法,将10种常见过敏原抗原集成到活化的玻璃芯片上,并保持蛋白质活性,通过与202例患者标本的反应,同时得到10种过敏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蛋白质芯片法检测结果与对照方法间符合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质芯片方法可以高通量、即时地检测过敏原血清中IgE的变化,灵敏度达0.5IU/mL,可满足临床上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并对pET28a/gB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鉴定表达的目的蛋白。方法根据Genebank中HCMV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3’端分剐加入BarnHI、EcoR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特异性扩增gB编码基因片段,同时构建舍HCMVgB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纯化的Ni/gB融合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生物活性进行鉴定,灵敏度可达95%,特异度达96.7%。结果目的蛋白经诱导后表达于上清液中,经鉴定,目的蛋白保留了天然蛋白原有的生物活性。结论Ni/gB融合蛋白的获得,为研制以重组蛋白代替传统全病毒作为检测抗原的新型HCMV特异性免疫学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