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对湖南地区99家透析中心水处理方式、各部件更换消毒情况以及反渗水生物学及理化特征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测定。结果 前处理填料及反渗膜更换时间、消毒间隔时间以及反渗水输送模式对反渗水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均有影响。结论 定期做好水处理消毒及填料更换以及采用闭路循环输送反渗水是保证透析用水水质合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补体系统由30余种生物蛋白组成,是体内重要的效应系统。补体的各种固有成分在不同激活物的作用下被顺序活化,通过共同的末端通路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在许多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血浆中的补体成分80%~90%在肝脏中合成,肝细胞同时表达多种补体受体。最近的研究表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各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本文就补体系统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一直占据前3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美罗培南使用率增长迅速。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总体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美罗培南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者环孢霉素浓度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治疗中合适的环孢霉素 A(Cs A)谷值血浓度。 方法 对 119例肾移植术后康复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环孢霉素 A(Cs A)谷值血浓度为 10 0~ 15 0 ng· ml- 1 临床疗效最好。 结论 合适的环孢霉素 A(Cs A)谷值血浓度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治疗中既有助控制感染 ,又能避免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4组:A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ar-Wistar,n=32);B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ar,n=32);C组:异基因移植+长期环孢素A组(CsA,n=32);D组:异基因移植+短期CsA组(用药剂量同C组,第3天起停药,n=32).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 分别检测术后第0、1、2、3、4、5、7、9天外周血IDO mRNA值,同时检测各时间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取肝脏病理切片.结果 A组外周血IDO mRNA呈持续低水平,AST、T-BIL、ALP逐渐降至正常,病理无排斥反应.C组检测结果 与A组相似.B组IDO mRNA显著上升为术后第2天(P<0.05),AST、T-BIL、ALP值显著上升为术后4d(P<0.01),病理切片判断轻度排斥为术后5d(χ2=4.8,P<0.05).D组IDO mRNA显著上升为术后第4天(P<0.05),AST、T-BIL、ALP值显著上升为术后5d(P<0.01),病理切片判断轻度排斥为术后7d(χ2=4.8,P<0.05).结论 外周血IDO mRNA检测可较病理检查更早诊断大鼠肝移植AR的发生,且方法 简单、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 gene expression in acute liver rejection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Methods The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isograft transplantation group (Wistar to Wistar); group B,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SD to Wistar); group C,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nd cyclosporine; Group D,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nd cyclosporine (the drug was withdrawn on the 3rd day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samples (peripheral blood and liver tissue) were obtained on the operation day, 1st, 2nd, 3rd, 4th, 5th, 7th and 9th day post-operation. 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athological study and serum test were performed on each sample. Results In groups A and C, the IDO mRNA was expressed at a low level,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were decreased to the normal level, and the pathological test found no acute rejection (AR). In group B, the IDO mRNA w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on the day 2 (P<0.05), AST, T-BIL and ALP rose dramatically on the day 4 (P<0.05), and mild AR was detected on the day 5 (χ2=4.8,P<0.05). In group D, the IDO mRNA w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on the day 4 (P<0.05), AST, T-BIL and ALP rose dramatically on the day 5 (P<0.01), and mild AR was detected on the day 7 (χ2=4.8,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pathological study, detecting IDO mRNA of peripheral blood can diagnose AR of rat at earlier stage and the technique is safe and simple.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致血液系统异常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致血液系统异常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检索并查阅原文献,对1996—2005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氯吡格雷所致的血液系统异常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统计。结果:血液系统异常病例共12例,包括白细胞减少症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粒细胞缺乏症4例、消化道严重出血1例。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氯吡格雷致血液系统异常,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对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共 4 2例 ,随机分成两组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 2 2例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 2 0例单纯予以基础治疗 ,分别在 0 ,1,6 ,12个月时监测血压、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血钾、尿酸、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 ,缬沙坦组血压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对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且缬沙坦组降低 2 4h尿蛋白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从 6月始治疗组肌酐上升幅度明显减缓(P <0 .0 5 )。结论 :缬沙坦有益于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尤其对轻度肾功能损害、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可选择考虑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3 0岁 ,肾移植术后 3月 ,持续发热 3d入院。 14年前始发现血尿、蛋白尿伴全身浮肿 ,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后肾功能逐渐恶化至尿毒症 ,行血液透析 ,并准备行肾移植。术前肺部无明显阳性症状和体征。 2 0 0 2年 12月 3 1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术后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 ,使用生物制剂ATG(抗人体T -淋巴细胞球蛋白 ) 0 1静脉滴注共 7d ,1月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长期服用环孢素 +骁悉 +强的松三联抑制免疫治疗。 2 0 0 2年 3月 2 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 ,多为 3 8℃左右 ,稍咳无痰 ,不伴胸痛、呼吸困…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原因及相关因素,加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手术及门诊随诊32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中124例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其中发生肺炎感染者124例次,感染率为38.6%。呼衰发生率29.8%,治疗平均天数22d。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免疫抑制剂组合、环孢素浓度、生物制剂的使用、白细胞数量。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情严重,住院周期长.死亡率较高。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与免疫抑制剂使用剂量与用药方案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肝移植(LT)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LT技术不断成熟,疗效不断提高,供体短缺问题更趋突出。如何合理分配极度稀缺的供体器官,是移植界始终存在的挑战与难题。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s)评分自2002年以来一直是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肝移植供体分配模型,但MELDs由于仅参考3项实验室指标:肌酐、总胆红素和INR,在临床应用中已显示出一定局限性。在此,我们以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酒精性肝炎(AH)为例,对目前肝移植供体器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