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DNA探针检测出国回归人员疟疾传染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NA探针检测出国回归人员疟疾传染源的调查研究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韩广东,杨宝金,陈锡欣,张贻鲁,李继民,赵长磊,付兆义镜检疟原虫作为灭疟后期的疟疾监测方法对于巩固疟防成果有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经验丰富的镜检员,并且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归国人员疟疾病原携带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国人员疟疾病原携带情况韩广东杨宝金陈锡欣黄炳成张贻鲁李继民赵长磊张洪花付兆义为进一步了解归国人员在灭疟后期疟疾传播的潜在危险性,我们应用恶性疟和间日疟DNA探针对归国人员进行了传染源检测,并使用镜检和PCR技术验证,IFA方法进行抗体测定。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3.
1988年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对疟疾发病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设专职和兼职疟原虫镜检站2 345处,积极开展病例侦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人,对疫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在原疟疾发病率较高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立流行病学监测站10处,进行发病率、蚊媒密度及居民疟疾抗体水平等的纵向观察,收集并及时交流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流行趋势,指导全省疟疾防治。对鲁南5市地27县区实行疟疾联防,控制发  相似文献   
4.
应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山东省9个地区15个县市的弓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总感染率为1.53%。调查常见动物11种,检出阳性动物7种,感染率分别为猫46.0%、猪30.34%、羊12.88%、狗12.87%、驴5.88%、兔4.17%、鸡4.76%、另外4种动物牛、马、骡和鼠未发现阳性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不同类型地区设立11处疟疾监测站进行的十年疟疾流行病学纵向观察结果,即通过对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观察蚊虫密度、疟疾荧光抗体试验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地区设立疟疾监测站观察、纵向分析疟疾流行动态的方法,评价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抗疟措施效果的确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1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测中,在山东采集的310份发热病人血和245份流动人口血,应用本探针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经镜检复核.结果相符.在安徽省滁州市采集352份病灶点人群血,有28份出现了阳性,阳性率为7.95%。对以上血样经IFA方法进行抗体测定,显示合成间日疟DNA探针杂交结果与抗体阳性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本合成间日疟DNA探对可应用于灭疟后期的疟疾监测.特别对流动人口集中检查和传染源检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990年山东省疟疾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至1988年以县(市区)为单位发病率已连续三年降到1■以下,经卫生部抽查复核确认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1989年全省发生疟疾22例,发病率为0.0028■。1990年根据疫情报告发病58例,发病率为O.0072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应用合成间日疟DNA片段经同位素末端标记作为探针,检测了2l份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结果全部阳性,敏感性可测出0.00133%的原虫血症,与培养的恶性疟及正常人血没有交叉反应。随后将该探针应用到疟疾监测中,在山东采集的310份四热病人血和245份流动人口血,应用本探针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经镜检复核,结果相符。在安徽省滁州市采集352份病灶点人群血,有28份出现了阳性,阳性率为7.95%。对以上血样经IFA方法进行抗体测定,显示合成间日疟DNA探针杂交结果与抗体阳性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本合成间日疟DNA探针可应用于灭疟后期的疟疾监测,特别对流动人口集中检查和传染源侦查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