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老年人罹患肺结核在诊断和治疗上的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2004年门诊收治的全部老年菌阳肺结核病人,观察其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62例,平均(70.1±16.7)岁;其中新发初治43例,新发复治3例,复发13例,其他复治3例;症状有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盗汗、乏力等;没有合并症的肺结核病人9例;仅7例(11.3%)无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特点是症状多不典型,化疗过程中药物副反应多,治疗效果相对较差,须注意防止并发症以保证抗结核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薛小铬  张自静 《北京医学》2005,27(11):664-664,669
由于糖尿病与结核病互有不利影响,故糖尿病患者的肺结核患病率较正常人高3~10倍,两病并发的患病率也增长较快[1].为了解两病并发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我们对2001年至2003年门诊患者中全部新发菌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化疗工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包括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共5个区自2006年7月—2007年1月的所有使用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的肺结核患者,对在化疗中出现的异常临床表现和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进行观察分析,将异常结果进行关联性评价,判定其“肯定“和“很可能“相关者为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188例,占34.9%。其中轻度反应78例,占14.5%。中度反应104例,占19.3%、重度反应6例,占1.1%。共有78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换)药,占14.5%。结论北京市采用的一线抗结核药品标准化疗方案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严重不良反应不多。肝损害是影响肺结核化疗工作的主要原因,应予重视。建议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品肝损害的定义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西城区1981~1990年10年间报告的452例因结核病死亡的病例,分析中发现,直接死于肺结核的病人,因全身衰竭死亡的居首位,其次是咯血和慢性心衰。死亡专率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1。经调查核实,死于结核病的仅占总数的70.8%,有近1/3的病人死于非结核,而误差多来自于非专科医院。由于合理的化疗方案,消灭了绝大多数的传染源,使病人减少了复发机会等原因,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原因逐渐从结核向非结核转化。  相似文献   
5.
薛小铬  张自静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43-1243,1245
目的: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外来人口中的肺结核发病与治疗跟踪情况。方法:2001年~2003年在北京市西城区结核防治所就诊或转诊的患者:疗前做痰涂片及培养,疗程满2、5、6个月时各查痰1次;标准短程化疗方案。结果: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所占比例:3年中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总数179例,占全区新登记患者总数的45.0%;以20~29岁组最多63.7%;体检发现占30.7%;农民工人最多占65.4%;新发初治91.6%;66.3%的病例完成化疗。结论:外来人口中的结核患者在社会上流动性大,容易造成传播,应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外来人口体检制度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西城区1981~1983年结核病死亡病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死亡资料目前仍是衡量结核病问题的重要依据,为确切了解我区结核病死亡的真实情况,从结核病死亡的角度,衡量我区的结核病问题,我们对1981~1983年三年间报告死于结核的病例及从登记病人中所掌握的死亡病例作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化疗工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包括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共5个区自2006年7月—2007年1月的所有使用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的肺结核患者,对在化疗中出现的异常临床表现和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进行观察分析,将异常结果进行关联性评价,判定其"肯定"和"很可能"相关者为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188例,占34.9%。其中轻度反应78例,占14.5%。中度反应104例,占19.3%、重度反应6例,占1.1%。共有78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换)药,占14.5%。结论北京市采用的一线抗结核药品标准化疗方案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严重不良反应不多。肝损害是影响肺结核化疗工作的主要原因,应予重视。建议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品肝损害的定义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