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店区3~5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现状。方法:整群分层抽取3岁、3.5岁、4岁、4.5岁、5岁儿童各110名;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简称:儿心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550名儿童发育商均数符合一个尖峭的正态分布。儿童平均智商比标准智商高出约10个百分点。②5个幼儿园之间发育商有显著性差异,非参数检验(KruskalW ails Test),2χ=107.605,P=0.000。不同级别幼儿园之间发育商有显著性差异,t=-9.683,P=0.000。③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能区的智龄随年龄增长而增长。④同一个能区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智龄发育速度不同。不同能区儿童在3.5~4岁时的智龄发育速度都有明显提高。结论:①太原市小店区3~5岁儿童发育良好。②3.5~4岁这一时期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期。③尽快重新标准化儿心量表,使其适合评价目前儿童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大分割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参照.方法 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放射分割方式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1 a、2 a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治疗2周内完全缓解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96.43%,与对照组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 a、2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治疗,且并未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2000年8月~2005年8月,运用名老中医王中衡的“督脊气功按摩法”和金针王乐亭老先生的“中风十三法”配合中药、拔罐等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的109例半身不遂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109例中,男73例,女36例;30岁以下5例,31~40岁4例,41~50岁16例,51~60岁27例,61~70岁38例,71岁以上19例;病程在1年以内49例,1~5年43例,5年以上17例。其中脑血栓56例,脑出血45例,脑肿瘤手术后2例,脑外伤6例。治疗方法方法一:(1)推拿气功法:①按、揉、点、拔患侧上下肢。②用疏肝调胃法按摩腹部。③用侧扳法作用于腰椎部,第一次治疗只扳患侧,第…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DP方案治疗31例晚期NSCLC病人,所有病人均接受至少2个疗程化疗。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35.5%,Ⅲb期有效率为50.0%,Ⅳ期有效率为26.3%,初治组有效率42.9%,复治组有效率为2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大部分患者为Ⅰ-Ⅱ度,耐受性较好,重度不良反应(Ⅲ度-Ⅳ度)发生率为20.5%。结论: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病人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32例宫颈癌患者先行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配合标准放疗。结果:患者症状缓解率达96.9%(31/32),近期有效率81.3%(26/32)。结论: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舌象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研究该病的舌象对于该病的诊断、防治有一定的意义。为了揭示溃疡病人舌象的特点,2002年7月 ̄2003年4月我们对71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舌象做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1例,均是随机选择并经过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确诊的病人,其中男56例,女15例,年龄在25岁 ̄71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 ̄21年,多数为2年 ̄8年。其中胃溃疡24例,球部溃疡47例。2观察方法令患者取端坐位姿势,尽量张口,自然舒展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在充足而又柔和的自然光下肉眼直视。…  相似文献   
7.
张爱灵 《中国医刊》1989,24(7):27-29
近年来不动杆菌感染的报道日见增多。该菌可致多种感染,但以医院内感染最为多见。本文就1977~1988年10年间国内报道的381例不动杆菌感染作一复习。一、病原学不动杆菌分两个亚型。(1)硝酸盐阴性杆菌:不能发酵葡萄糖(可发酵乳糖),但可氧化葡萄糖;(2)多形模仿菌:不发酵也不氧化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张爱灵 《中级医刊》1989,24(7):27-29
  相似文献   
9.
心痹浅议     
心痹是风寒湿邪或体内的代谢产物——痰湿、瘀血痹阻心脉而引起的以心悸、气短、心胸烦闷、时发心痛及脉率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脏疾患。痹,指气血不通。以痹命名心脏寓有心气郁滞不舒,心脏闭塞不畅之意。很多心脏病迁延日久都可产生此病理改变。就心痹的含义及病机而论,在祖国医学中包括的范围较广,并不限于风寒湿三气痹阻心脉一证,可见于多种心脏疾病所表现的证候群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止新生儿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皮肤出现硬结的方法。方法将88例低血钙患儿进行的178次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随机分为2组,按常规组与干预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分别观察2组新生儿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皮肤硬结发生率。结果常规组皮肤硬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O.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的新生儿采用选择恰当静脉、降低注射浓度、减慢注射速度、严密观察等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局部皮肤硬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