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增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对10例食管癌进行CT平扫与增强造影,分别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受量。结果增强影像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中位剂量,较平扫影像计划的平均高30 cGy,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比较无差异,增强影像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受量高。2种计划的双肺V20、V30和脊髓最大剂量比较无差异。结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直接在增强影像上设计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中胸壁未放置补偿膜的复发率,探讨补偿膜放置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3年 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调强放疗病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放疗全程胸壁未放置补偿膜,分析放疗后胸壁复发率。结果 住院记录、门诊记录、本市居民健康系统、电话等方式随访至2021年6月31日,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48.9个月。放疗后出现胸壁复发为3例,其中1例单纯胸壁复发、2例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胸壁复发率为1.4%。3例出现胸壁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TNM分期为N3、HER2阳性,1例患者为三阴性,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时均伴有远处转移。218例患者中,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肤反应,3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肤反应,未出现Ⅲ度或Ⅳ度放射性皮肤反应;218例病例胸壁皮肤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放射性损伤。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在系统的全身治疗情况下,如果治疗前肿瘤没有侵犯皮肤,胸壁放疗时可考虑不放置补偿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能量选择。方法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分别采用6 MV和15 MVX线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2种计划靶区最大剂量、中位剂量、平均剂量、照射时间及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双肺V5、V10、V15、V25、V30、脊髓最大剂量、心脏V30、V40及中位剂量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MV与15MV均可以满足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要求,建议选择6MV设计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胸中段食管癌不同入射角度5野调强放疗计划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剂量。方法 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每例设计3个5野调强计划,IMRT1用前后对穿+右前左后对穿+左前斜野,其中右前左后野避开脊髓;IMRT2入射角等分,即0°,72°,144°,216°和288°;IMRT3入射角优化为0°,50°,150°,210°和310°。比较3个计划的PTV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总肺V5、V10、V20和V30;脊髓最大剂量(Dmax);心脏V30、V40和平均剂量(Dmean)。计划要求:90%等剂量线覆盖95% PTV体积和100% GTV体积,剂量为6 000 cGy/30次,总肺V20≤28%,对心脏无特殊限量,控制脊髓剂量在4 200 cGy-4 300 cGy范围内。结果 3个计划PTV的Dmean、HI和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指标的平均值均以IMRT2最大,IMRT3次之,IMRT1最小,但HI在IMRT2与IMRT3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肺V5和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5以IMRT2最大,IMRT1次之,IMRT3最小,但IMRT1与IMRT3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V30以IMRT2最小,IMRT1次之,IMRT3最大,但仅IMRT2和IMRT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肺V10、V20和Dmean,脊髓最大剂量Dmax,心脏V30、V40和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度优化的IMRT3计划较采用对穿野的IMRT1计划能提高靶区适形性(CI),较角度均分的IMRT2计划能降低总肺V5体积和靶区平均剂量(Dmean)。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比较胸中段食管癌5野适形放疗(5CRT)和5野调强放疗(5IMRT)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剂量。方法 1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每个患者设计1个5CRT计划和3个5IMRT计划,比较各个计划的各指标。结果 各个计划脊髓最大剂量(Dmax)、全肺平均剂量(Dmean)、左肺Dmean以及右肺V25、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V30、V40和D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IMRT2(28.67±15.97、13.04±7.28、2097.76±718.26)和5IMRT3(27.39±14.96、13.00±7.32、2096.16±718.85)最低,5CRT(43.27±18.69、26.83±19.18、2393.48±896.12)和5IMRT1(41.81±17.16、23.08±11.17、2403.77±834.73)最高。左肺V5、V10、V15、V20、V25和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MRT计划降低了V20、V25和V30,5IMRT1降低了V15(20.86±5.16),未增加V5和V10(54.39±7.58、44.76±6.30),5IMRT2(70.89±7.95、50.94±8.71、34.20±6.62)和5IMRT3(70.26±7.94、49.80±7.62、34.60±5.40)增加了V5、V10和V15。右肺V5、V10、V15、V20和D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MRT计划降低了V20,增加了V5、V10,5IMRT1未增加V15(23.67±5.73)和Dmean(923.49±182.34),5IMRT2未增加V15(26.72±6.79),但增加了Dmean(1060.34±205.02),5IMRT3增加了V15(32.40±6.59)和Dmean(1100.54±197.84)。计划靶体积(PTV)的Dmean、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V的Dmean以5IMRT1为最优(6219.80±37.90),5IMRT3次之(6268.91±56.26),HI以5IMRT1(0.0870±0.0219)和5IMRT3(0.0990±0.0219)最优,CI以5IMRT2(0.8682±0.0172)和5IMRT3(0.8667±0.0183)最优。 结论 5IMRT较5CRT在靶区均匀性、适形性及肺组织(V20、V25和V30)的保护方面更具优势,5IMRT1在肺低剂量保护(V5、V10、V15和Dmea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