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我科从1989-09~2000-04,治疗拔牙术后出血的50例,就50例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部位和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晓中 《工企医刊》2008,21(3):37-38
乳牙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根管预备和药物消毒去除感染物质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并用可以吸收的充填材料充填根管达到促进根尖周病愈合的方法,是乳牙牙髓病、根尖周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根管预备、彻底的根管消毒、严密的根管充填和必要的牙体、牙周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经过几年这方面经验的积累,我们对儿童乳牙感染根管进行根管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磷酸胞苷(CTP)联合银杏黄酮苷、氟桂利嗪等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8例(共42耳)给予5%葡萄糖注射250mL+CTP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黄酮苷70mg静脉滴注;并给予氟桂利嗪5mg,口服,均每天一次。结果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分别为22,9,8,3耳,总有效率92.86%。本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黄酮苷联合CTP、氟桂利嗪治疗突发性聋效果理想,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肿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癌瘤的首位。胃癌大多数发生在50~70岁,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占胃癌总数的2.2%~5%左右,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现结合文献及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有病理证实的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27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晓中  糜大国 《当代医学》2008,14(24):52-53
目的 CD锥弓根钉固定Cage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7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下腰椎锥管减压.CD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植骨融合术,男性76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37~69岁,平均53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6.3年.退变性不稳,94例.峡部裂伴滑脱不稳,19例.均为Ⅱ度以内滑脱.腰椎闻盘突出症术后不稳4例,发病部位:L4589个间隙,L5S134个间隙,其中同时有两个间隙者6例.结果 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消失,3个月动力侧位片及CT观察椎问融合满意,椎间隙高度恢复,未见不融合、椎问塌陷、腰椎不稳和融合器松动现象.随访3个月~2年,无下腰痛及神经系统症状,2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痛,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后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症状恢复.结论 锥管减压及CD锥弓根螺钉固定Cage植骨融合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血小板抑制率、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T、PT、APT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提高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且不影响患者的降血脂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CD锥弓根钉固定Cage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7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下腰椎锥管减压.CD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植骨融合术,男性76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37~69岁,平均53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6.3年.退变性不稳,94例.峡部裂伴滑脱不稳,19例.均为Ⅱ度以内滑脱.腰椎闻盘突出症术后不稳4例,发病部位:L4589个间隙,L5S134个间隙,其中同时有两个间隙者6例.结果 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消失,3个月动力侧位片及CT观察椎问融合满意,椎间隙高度恢复,未见不融合、椎问塌陷、腰椎不稳和融合器松动现象.随访3个月~2年,无下腰痛及神经系统症状,2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痛,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后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症状恢复.结论 锥管减压及CD锥弓根螺钉固定Cage植骨融合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同时治疗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谷欣荣  张晓中 《安徽医药》2017,38(12):1597-1599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宁强县天津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样本,使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Hcy水平进行检测,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168,P=0.006);心源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病因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载体动脉栓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及混合机制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5,P=0.000)。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中 《工企医刊》2010,23(5):30-31
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cholangitisofseveretype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为胆道感染叫中最凶险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且病人多有胆道疾病发作史和胆道手术史,以老年人居多。所以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我院自1997年1月~2001年5月共收治71例ACST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