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3例,感染率为7.47%。非脑膜瘤手术颅内感染率为10.04%,高于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率3.83%(P〈0.05);手术时间≥4h者颅内感染率为9.87%,高于手术时间〈4h者颅内感染率4.78%(P〈0.05);有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为15.00%,高于无脑脊液漏者颅内感染率6.28%(P〈0.05);引流管留置≥24h者颅内感染率为11.58%,高于未留置或留置〈24h者颅内感染率5.03%(P〈0.05)。结论 手术时间≥4h、引流管留置时间≥24h、存在脑脊液漏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 3 0例病人实施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手术。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 2 6例 (86.7% ) ,颅内感染 11例 (3 6.7% ) ,脑内血肿 5例 (16.7% )。结论 该手术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小脑和颞叶牵拉轻 ,能直接处理肿瘤的基底部 ,手术野开阔 ,但有潜在并发症 ,手术费时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7月.治疗前循环动脉瘤42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120例脑膜瘤手术者,分为复发组24例及非复发组96例。分析两组CT或MRI影像学特征。结果复发组肿瘤位于凸面、颅底或幕下、窦旁或镰旁分别占54.17%(13/24)、16.67%(4/24)、29.16%(7/24),非复发组分别为45.83%(44/96)、36.46%(35/96)、17.71%(1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肿瘤为圆形、分叶形和蘑菇形脑膜瘤者分别占54.17%(13/24)、29.16%(7/24)、16.67%(4/24),非复发组则为68.75%(66/96)、21.87%(21/96)、9.38%(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瘤内坏死灶25.00%(4/24),高于非复发组的6.25%(6/96)(P<0.05);复发组瘤内有钙化20.83%(5/24),高于非复发组的3.12%(3/96)(P<0.05);复发组发生骨质改变37.50%(9/24),高于非复发组的10.42%(10/96)(P<0.05);两组肿瘤大小、有无硬脑膜尾征、有无均一强化以及瘤周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部位、形状、有无瘤内坏死灶、钙化与有无骨质改变等影像学特征是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可作为脑膜瘤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脑脓肿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颅内并发症,如不采取适当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5例,13例行脓肿穿刺冲洗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残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经积极的综合治疗,疗效逐渐有所提高。1999-2003年,我院共收治3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 PADBS),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可以单独存在或与各种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存在,是影响脑外预后的生要因素.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其诊断已不困难,发生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1990年3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2~60岁,平均50岁,病程15d至3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表现:头痛6例,呕吐4例,视神经乳头水肿5例,视力减退2例,失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其手术适应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8年来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切27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 夹闭主要供血动脉1例,夹闭主要供血动脉2例,活检2例,恢复良好31例,病残2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良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病患者的首位,占卒中患者的10%~30%[1].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发展,手术准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损伤已明显减少,并且HICH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目前该病趋向于手术治疗,并且已显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优于内科规范化治疗的趋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