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延彬 《北方药学》2018,15(2):24-25
目的:分析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给予54例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治疗,归为实验组,给予另54例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归为对照组.采用双盲实验治疗,根据治疗八周后的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量,给予舒张压高于90mmHg或收缩压高于140mmHg的患者增加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或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继续进行双盲实验治疗,四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在治疗八周时和治疗十二周时的疗效及血压达标率相当.结论: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3.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虽然手术简单,但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我们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定位直视下进行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 1 使用仪器与方法 使用日本产ALOK—SSD—500型超声诊断仪,按照人工流产手术的要求,作好准备,孕妇膀胱中等度充盈,以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孕囊大小,直示着床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超声影像检查技术在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术前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己成为临床医师可信赖的检查方法。为了解决医用超声检查颈部疾病时带给患者的不舒服感觉或痛苦,尤其是不易使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后伸位,为帮助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我们设计研制了医用超声颈枕。经过两年半的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参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30例心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作为供血不足组,另将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组老年人SMA血流情况进行观测,供血不足组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供血不足组的患者SMA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353.92±1.55)ml/min、(5.0±0.7)mm]均小于正常对照组[(424.15±1.65)ml/min、(6.1±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供血不足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121.50±230.14)cm/s、(30.23±5.10)cm/s、(0.87±0.03)及(3.54±0.70)]均大于正常对照组[(95.34±18.39)cm/s、(24.20±4.28)cm/s、(0.83±0.02)、(3.0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供血不足组多支病变患者与单支病变患者比较,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分别为[(137.00±26.44)cm/s比(108.00±20.35)cm/s;(35.25±6.42)cm/s比(26.34±5.23)cm/s;(3.88±0.90)比(3.35±0.88);(0.89±0.05)比(0.85±0.03);(292.87±1.94)ml/min比(389.06±0.89)ml/min;均P<0.05].结论 老年人冠状动脉与SMA病变之间有紧密相关性,冠状动脉损害越严重,SMA损害越严重,应重视心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并发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CDFI超声成像,分析肠系膜上动脉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0例正常老年人和30例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SMA血流情况进行观测,同时行脑动脉DSA造影进行对比分析.观察:①肠系膜上动脉硬化狭窄病变范围与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关系;②脑梗死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者分布的特点.结果 有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SMA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比正常老年人相应参数明显减小,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1)和阻力指数(RI)明显增大(P<0.05);脑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越严重.结论 老年人脑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有紧密相关性,脑动脉损害越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害越严重,应重视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并发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科用药剂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陋就简,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第一季度儿科门诊处方3652张,统计分析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结果 本组抽取的3652张处方中,超剂量处方占425张( 11.63%,425/3652);用量不足处方275张(7.53%,275/3652);规格用量错误103张(2.82%,103/3652);用量合格处方2849张(78.01%,2849/3652).结论 儿科处方用量合格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儿科医师和临床药师应相互加强沟通,依据小儿年龄、体重选择科学的合理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小儿的自身体质,把药物剂量尽可能量化到个体,从而促进小儿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