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同时予以植骨。结果:86例随访2—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良率83.4%。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同时予以植骨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以优化法处理后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和自体神经瘤组成的联合体修复大鼠长段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实验组为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联合移植组;B组对照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Wistar大鼠作为神经供体,取单侧坐骨神经,制备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在术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价、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A组术后8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慢于B组(P<0.05),术后16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动物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神经与自体神经瘤的联合体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神经移植的一种良好替代体。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真皮移植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硬膜外真皮移植能否防止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瘢痕粘连形成,保证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将获随访的120例腰椎管狭窄证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A(45例)和对照组B(37例),分别进行硬膜外真皮移植,脂肪片覆盖及空白处理,随诊中对瘢痕粘连及远其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硬膜外真皮移植术后硬膜囊平增矢,横径较术前差为-0.63mm和0.38mm,硬膜无受压,复发率5.3%,对照组A术后与术前硬膜囊平均矢,横径差为-0.32mm与0.16mm,硬膜稍受压,复发率11.1%,对照组B术后与术前硬膜囊平均矢,横径差为0.06mm与0.02mm,硬膜明显受压,复发率16.2%(P<0.01)。结论:硬膜外真皮移植能较有效地防止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瘢痕粘连,保证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新  张展奎  何汉京 《广东医学》2003,24(6):644-645
目的 评价解剖钢板螺钉在股骨髁部骨折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股骨髁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 ,随机分为解剖钢板组 5 0例与传统钢板组 70例。并对它们术中情况、生物力学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选用解剖钢板作为内固定物术中平均复位时间 60min ,复位满意率 96% ,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7 5个月 ,无发生钢板断裂情况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达 90 % ,而选用传统钢板 ,平均复位时间 72min ,平均骨折愈合时间 8 5个月 ,术后有 2例钢板断裂现象 ,并且骨折复位满意率 85 %及关节功能良好率 8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股骨髁部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借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0根儿童尸体股骨标本,分别用三根三棱针、梅花针、接骨板内固定,然后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一)三点弯曲检测①前侧加力,三棱针刚度居中,残余变形最小。②外侧加力,三棱针刚度最小,残余变形居中。③外侧下压(40mm),三棱针残余变形最小。(二)扭转检测①三棱针外旋、内旋刚度及残余角居中。②外旋15度,三棱针残余角最小。结论通过三点弯曲和扭转生物力学实验证明,三棱针弹性好,可复性能最佳,抗扭转作用力最强。三根三棱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明显优于梅花针和接骨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人行骨科手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变化动态。方法 以60岁以上行骨科中大型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6个月内无创伤及手术史、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侧定实验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后第1、5、10、15天,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空腹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创伤后实验组整体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均降低,且有从术后第1天至第15天逐渐向正常恢复的趋势。CD3值对照组为(64.5±8.9)%,实验组在术后第1、5、10、15天分别为(54.7±13.1)%、(57.8±10.7)%、(58.2±12.6)%和(59.3±11.2)%,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对照组为(39.6±7.1)%,实验组在术后第1天为(30.9±8.3)%,第5天为(34.8±7.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5天为(43.7±12.8)%高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CD8、CD16、CD4/CD8值,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人在手术创伤后会出现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手术后5天内细胞免疫受抑制最为明显,术后第15天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加压螺钉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采用经髋关节改良Samith-Peteson入路,取旋韶深血管蒂韶骨辨植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骨折36例。结果:随访30例,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一8年,26例骨折均愈合,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辨植骨,能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Ⅱ、Ⅲ型胫骨止点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27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处理合并损伤,然后通过关节镜观察应用探钩等对骨折进行复位,通过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后,再根据骨折移位和骨片大小选择空心钉螺钉或钢丝等固定。21例应用AO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采用钢丝固定,1例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术后按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骨折在3~4个月骨性愈合,2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4例活动范围0°~100°,根据Rasmussen评分,26例病例为优良,1例为可,本组总评分为27±1。结论 在治疗胫骨止点Ⅱ、Ⅲ型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撬拨复位空心钉、钢丝等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沛涛  张展奎 《吉林医学》2006,27(7):751-751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动能量伤日趋增多,其中多发伤对伤员的生命威胁极大,死亡率最高,如何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急诊外科和创伤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现将我院1997-2003年收治的129例多发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ITFF)是常见病,发病。早期手术治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它不仅可降低死亡率,而且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从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L-TCP)固定治疗59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