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网报死因监测系统与医学死亡登记系统的报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因监测统计是研究死亡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监测结果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和居民健康状况,同时也间接映射出该地区经济、文化及其他生物物理因素对这一状况的影响。基于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和社会性,国家于2005年在网络直报信息管理系统中开展了因病死因监测,余杭区搭借这一死因监测系统,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1,2〕,在全区开展了全人群全死因监测。现将2005年网报模式下死因监测信息与医学死亡登记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死因监测提出指导性意见,最终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一系列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说明建立敏感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余杭区将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结合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余杭区疾病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儿童及家长手足口病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余杭区居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规划、实施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余杭区余杭镇3个村(居委会)居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儿童家长及3—6周岁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7.52%,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19%。本地儿童家长与外地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居民最喜欢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为电视;半数以上居民最想了解的知识是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结论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要选择受居民欢迎的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特别要加强对外地人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余杭区乡村医生培训基本现况调查分析,为改进和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行设计的问卷,对2012年11月接受杭州市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培训的293名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与乡村医生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乡村医生对提高自身临床诊治能力意愿强力。结论:现有行的培训模式与实际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乡村医生的培训重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少而精,适当引入远程教育,重点培养年轻队伍。  相似文献   
5.
基层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浙江省余杭区疾病监测现状,结合本区实际,建立适合基层的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方法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疾病监测信息与数字地图结合,按疾病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适合本区特点的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结果 建立了包含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库、疾病监测预警地理信息系统、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应急处置资料库四个子系统为主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疾病监测预警模式.结论 杭州市余杭区建立的疾病监测预警模式,可正确地进行疾病流行趋势的预警预报,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实时传送,达到了预防控制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其危害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教育,探讨其对家长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建立所起的影响。方法在余杭区高中、初中和小学3个层次学校中各抽取1所高中、1所初中及1所小学,并在抽取的学校的同年级中随机抽取高二、初二和小学五年级各2个班,1个班为教育班,另1个班为对照班,教育班进行课堂健康教育,通过对照等方法,观察二级传播效果。结果二级传播后,小学教育班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18.32%(P<0.05),比相应对照班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19.05%(P<0.05);小学生教育班家长麻疹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27.71%,糖尿病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18.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教育班家长乙肝、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教育班家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二级传播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学业、生活,还将影响着民族的整体素质[1]。有资料表明[2],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第5位死亡原因,其患病人  相似文献   
8.
<正>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学校(简称"余杭区卫校")多年来致力于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在农村医学人才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积累了诸多工作经验,并形成了农村卫生人才学历教学"6+12"的余杭模式。余杭模式由6项核心框架和12项行动要素组成,6项核心框架是:坚持"政府统筹"部署的教学目标设置[1],依照"社会需求"定位的培养专业选择,遵循"宽进严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评估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该类人群有效的结核病干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大学出现结核病病例的6个班级,2个班采用学生自己制作结核病防治漫画形式,2个班采用学生动手制作结核病防治PPT形式,另2个班采用传统的健康讲座方式,对比3种健康教育方式干预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后,漫画制作组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与健康讲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21.11,P值均<0.01);PPT制作组学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健康讲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80,15.18,P值均<0.01).漫画制作组、PPT制作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讲座.结论 符合学生心理及专业特点的健康教育是结核病干预的有效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控制学校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杭州余杭区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人们认识到建立敏感及时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杭州市余杭区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结合本地实际,于2005年利用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