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家“八五”计划提出了计划免疫工作以乡为单位接种率85%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为此,市、县级防疫站如何抓好所管辖乡的接种工作,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市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针对计免工作特点,逐步在工作中推行分级建立档案管理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卡介苗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卫生部通知停止卡介苗(BCG)的复种,为了解我市现阶段BCG接种情况,1998年5月,我们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规程》)的要求,在全市7个县(区,下同),每个县抽取4所具体负责新生儿BCG接种的医院,每个乡查30名1996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接种过BCG的儿童,检查接种情况和卡痕。本次调查共抽查了7个县的28所医院,共调查827名适龄)L童。接种率为98.43O(814/827),卡痕率为74.6%(617/827),其中城市为82.5%(297/36),农村为68.5%(320/467),城乡卡痕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历史上是脊髓灰质炎的高发区 ,经过 70年代和80年代有计划的免疫措施 ,1991年起开展强化免疫 ,较好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疫情 ,并且建立健全了AFP监测系统。 1994年以后全市再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 ,达到了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验证标准。现将秦皇岛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过程总结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AFP监测系统及计划免疫工作档案资料。AFP病例的诊断按《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方案》的标准 ,对所有AFP病例进行最终诊断。人口资料来源于各县 (区 )统计局。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全柱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91-1491
秦皇岛市从 199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 ,至今已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AFP)监测系统 ,通过提高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 ,有效地阻断了脊髓灰质炎的传播。现将我市 1995~ 2 0 0 1年AFP监测工作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全市AFP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省卫生防疫站反馈的实验室检验结果。1 2 方法 按全国脊髓灰质炎专报系统要求 ,对 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快速报告 ,由市级、县 (区 )级卫生防疫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填写个案调查表 ,采集粪便标本 ,进行病例随访 ;病例由…  相似文献   
5.
1995年11月23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窑河乡卫生院对大毛山小学260名儿童误将卡介苗当流脑菌苗进行接种。第2天发现属误种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现报告如下。一、接种情况及反应经过:1995年11月23日上午乡卫生院2名医生在疫苗领取和接种时没有进行核对,将冻干皮内注射卡介苗溶于10ml流脑多糖体菌苗稀释液中,当做冻干流脑多糖体菌苗对大毛山小学260人上臂每人0.5ml皮下注射。注射后硬结出现高峰在15~25天,占79.75%(63/79),最早12天,最晚39天。硬结发生率38.33%(79/260),最小黄豆粒大,最大3×4cm。硬结化脓率21.52%(17…  相似文献   
6.
预防接种是最符合成本效益又被广泛使用的公共保健措施。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有力武器,也是减少抗菌素使用的一个手段。事实证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极为罕见的异常反应也有可能出现。如果错误的判断风险关联及风险的所属性,可能破坏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及对疫苗的接受程度,并造成灾难性发病率的后果。疫苗的安全性或风险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疫苗接种风险的分析,疫苗安全性以及对于控制疾病的意义的深入了解。可以有助于维持公众对免疫规划可靠性的信心。如果要想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所生产疫苗的优势,则需要公众认识免疫接种中"受益"和"致害"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