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HSP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IL-5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治愈率为82.6%,住院时间为(7.5±1.5)d;对照组分别为77.3%、50.0%、(8.5±2.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IL-5水活性水平明显下降,IL-10活性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HSP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每日喂服加味麻杏甘石汤1剂(儿童用药应注意比例:新生儿用成人的1/6,乳婴儿为成人的1/3-1/2,幼儿为2/3,学龄儿童与成人等量),早晚分服,连用一周。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炎抗过敏解痉平喘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病程,症状、体征,血氧,长远疗效,复发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均病程及平均花费方面分别为(4.59±1.11)d、(436±45)元,明显优于对照组(8.94±3.35)d、(1239±211)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5%比率、对激素依不赖程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96.67%、90%、6.7%、1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53.3%、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急性发作起效快、病程短、副作用小、花费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秽止搐汤口服合穴位贴敷疗法外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法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清秽止搐汤口服合穴位贴敷疗法外用,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氟哌啶醇合盐酸硫必利口服,均连续用药2个月后统计疗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运动性抽动积分、发声性抽动积分、病情严重程度积分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判断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以观察其安全性。将两组评分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小,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清秽止搐汤,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作磊  仕军伟 《现代保健》2014,(20):103-105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肺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功能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观察组肺部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肺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5.32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功能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观察组肺部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仕军伟  张作磊 《现代保健》2014,(17):110-1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HSP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IL-5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治愈率为82.6%,住院时间为(7.5±1.5)d;对照组分别为77.3%、50.0%、(8.5±2.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IL-5水活性水平明显下降,IL-10活性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HSP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并给予肠道益生菌片宝乐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观察组腹泻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