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腰椎间盘病变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膨出及腰椎间盘脱出三种类型.各型根据其病变程度不同在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相应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因缺乏有效的常规检查手段,多数患者常年误诊,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2.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感染病毒的动态变化,对阐明本病的发病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关于患者T、B细胞中病毒抗原检测的报道很少,这可能与细胞的分离、纯化和高质量细胞片的制备较困难有关。我们应用Ficoll-Hypaque和尼龙棉柱法,经过改进,使分  相似文献   
3.
将研制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A_9株单克隆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紊结合物直接免疫荧光法(McAb25—1 FA,由陈伯权副教授提供)与2份EHF病人恢复期血清间接荧光法(IFA),平行检查成都市鼠间EHF病毒携带情况。二法检查各种鼠总数180只。McAb25  相似文献   
4.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76—118株作为一群病毒的代表,为了证实它既类似而又独立于布尼雅病毒科的其他病毒属,我们比较了汉坦病毒和其他血清学相关病毒的RNAs,并在病毒蛋白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汉坦病毒的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邻水县位于川东北华莹山脉南麓,自1963年临床首次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后,病例逐年增多,至1979年发病率高达55.6/10万,是达县地区近几年高发县之一,现将该县1982年EHF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年,四川省南充地区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二十余年来,疫区不断扩大,故对 EHF 病毒株的分离工作已刻不容缓。国内外学者先后用黑线姬鼠、大自鼠和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和适应传代病毒获得成功,为我省EHF 防治工作提供了经验。我们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检查了疫区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7.
对伴随城市鼠类汉坦样病毒(Hantaan-like Viruses)的全球分布及其几个地理位置不同捕获的鼠类携带的代表性病毒的抗原性鉴别进行了研究。通过协作研究和我们的部份现场调查,取得了世界许多地区的鼠血清和组织,以Vero—E6细胞感染汉坦病毒76—118株怍为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法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我省EHF患者的病毒病因,我们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在四川南充疫区从EHF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病毒五株,现将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一)标本来源:1984年11月在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南充地区医院和南充县新民公社选择临床症状典型,发病不超过5天的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及时分离血清,液氮冻存运送实验室备用。  相似文献   
10.
张传安 《新医学》2003,34(Z1):11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阴囊湿疹门诊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加2%利多卡因注射于肺俞、长强两穴,1周注射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曲安奈德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注射治疗阴囊湿疹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