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7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泌物(439耳)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9耳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率为90.7%(398耳);需氧菌检出率为71.5%(314耳),厌氧菌检出率为19.1%(84耳);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91.8%)和头孢他啶(90.2%)最敏感;革兰阴性菌对氧氟沙星(93.4%)和阿米卡星(88.1%)最敏感,对厌氧菌最敏感的药物为甲硝唑(93.2%)和氧氟沙星(94.3%).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无芽孢厌氧菌是衡阳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疗效方法。方法:对36例非侵袭性上颌窦风菌病用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3-10个月(平均7个月),治愈29例(80.56%),好转7例(19.44%),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生理引流通道,弥补柯-陆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临床对鼻窦曲霉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2 1例鼻窦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平素身体健康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2 1例患者中 ,血涕出现率为70 .9% ;X线及CT扫描显示有 2 6个副鼻窦腔发生感染 ,分别为上颌窦 2 3个 ,筛窦 3个 ,其中 9例有钙化影 ,3例有骨质破坏 ,无虫蚀状改变 ;真菌培养阳性率为 76.9% ,皆为曲菌 ;病理检查均查到真菌菌丝或孢子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加抗真菌药物冲洗 ,全部治愈 ,随访 1~ 3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鼻窦曲霉菌病的发病除全身抵抗力下降及菌群失调外 ,鼻腔局部病变亦为不可忽视的主要诱因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CT、病检及真菌学检查 ;治疗主要为手术及抗真菌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1247例声嘶患者纤维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2月期间应用日本产OlympusⅢ型光导纤维喉镜对1247例声嘶患者进行检查,本文对其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部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1年5月该院经鼻内镜下诊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部位:蝶腭动脉来源的下鼻道穹窿部48例,鼻腔底部10例,鼻中隔后端12例,蝶窦前壁6例;筛前动脉来源的嗅裂所对应鼻腔顶部及鼻中隔部24例,中鼻道7例;利特尔区血管丛来源的鼻中隔前端6例;部位不明者15例。蝶腭动脉来源的出血患者占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比例59.4%,筛前动脉来源的出血患者所占有比例24.2%,各年龄阶段和不同血压程度的这一比例无明显差异。21例再发鼻出血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脂血症比例高达42.9%,与不复发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蝶腭动脉来源的鼻出血占绝大部分;所有患者均通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或蝶腭动脉电凝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高血脂的患者更易再发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这类患者降血压和降血脂对于预防鼻出血再发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廖剑绚  刘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615-2616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病变复发的主要原因,总结复发时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3例化脓性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临床资料,包括CT检查、听力检查、细菌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其中不干耳无病变复发8例,病变复发55例。结果单纯不干耳8例门诊换药,经处理7~15 d干耳;病变复发55例行乳突再根治术后92~120 d均干耳。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经耳内镜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原因是手术清理病变不彻底、气房残留、引流不畅及术后不能定期清理术腔。对于术腔已轮廓化、引流好但不干耳患者经耳内镜下清理、换药、抗感染治疗可干耳;对于胆脂瘤复发需行乳突再根治术,外耳道口狭窄者可同期行耳甲腔成形术,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定期换药,有利于干耳及治疗复发病变。  相似文献   
7.
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削器切吸声带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电动切削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对96例声带息肉病人采用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以电动切削器在电视监视器下手术切除。结果随访3个月,治愈84例(87.5%),好转11例(11.46%),无效1例(1.04%)。结论膀胱镜联合支撑喉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声带息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高效,容易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机体抵抗力减弱 ,或因隐窝引流不畅 ,聚积于隐窝内的微生物 (抗原 )长期与扁桃体接触所致的复合变态反应 ,引起扁桃体组织病变。本院自 1997年以来用CO2 激光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8例为急性发作次数每年 5~ 6次以上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34(8~ 4 8)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0年 ;术前检查 ,发现 5例血小板计数低于 10 0× 10 9/L ,最低达 77× 10 9/L。1.2 材料与方法 采用吉林省激光研究所制造的JC- …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归纳面部牙源性皮肤窦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报道因上颌侧切牙病变所引起的鼻旁皮肤瘘管2例,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复习。治疗措施包括彻底清理牙髓牙体病变和面部皮肤瘘管及肉芽组织切除,必要时拔除病牙。结果:面部皮肤瘘管的鉴别诊断应首先考虑牙髓牙体病变。对于面部皮肤单发的慢性化脓性瘘管,应常规行上颌骨和下颌骨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论:面部牙源性皮肤瘘管的复发误诊和牙髓牙体疾病治疗不彻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