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脑利钠肽(BNP)及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00例, 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LHFQ)评分、运动耐力值及治疗6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BNP、神经激素、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MLHFQ评分、运动耐力值、心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均高于治疗前, MLHFQ评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MLHFQ评分、运动耐力值、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BNP、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CHD并NAFLD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伐他汀组51例与阿托伐他汀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匹伐他汀组患者予以匹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重肝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匹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颈动脉IMT小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匹伐他汀组患者治疗期间严重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CHD并NAFLD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少严重肝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