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ICP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均予以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0.25 g/次,2次/d,口服,两组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肝功能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TBA、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χ2=4.54,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例(8.88%),对照组11例(24.44%),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2,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的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保护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国产单球囊(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与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及引产效果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200例有医学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的孕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单球囊组(100例)和欣普贝生组(100例)。单球囊组给予国产单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欣普贝生组以欣普贝生阴道后穹窿给药引产。回顾性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单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87%,χ2=8.721,P<0.05;②单球囊组剖宫产率为15%,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3%,χ2=8.882,P<0.05;③单球囊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29%,χ2=16.624,P<0.05。结论与欣普贝生相比,国产单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欣普贝生,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产后产褥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 方法 选择台州医院2017年1-12月自然分娩产妇6 632例,对怀疑产褥感染产妇的痰液、会阴切口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 结果 6 632例自然分娩产妇产后产褥感染246例,感染率为3.71%。自然分娩产后产褥感染按部位为会阴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乳腺感染,构成比分别为73.98%、17.07%、8.94%。246例产褥感染患者中培养出病原菌297株,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分别占45.12%、23.91%和15.82%。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林可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0%、95.52%、85.07%、83.58%、80.60%;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林可霉素耐药率比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0%、100.00%、98.59%、97.18%;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林可霉素耐药率比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0%、89.36%。产褥感染组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无产褥感染组(P<0.05)。 结论 自然分娩产后产褥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为主,主要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产褥感染产妇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筛选宫颈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检测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dgeR”包筛选到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AP001528.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P001528.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5年生存情况,Log-rank检测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AP001528.2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AP001528.2表达升高,且与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高表达AP001528.2的宫颈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降低;FIGO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AP001528.2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相关,且后三者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AP001528.2表达诊断宫颈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84,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60.7%。结论 AP001528.2可能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之一,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