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在中度缺碘地区攀枝花市米易县开展8~10岁学生的碘营养状况调查,掌握碘缺乏病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米易县的东、西、南、北、中5所中心校抽查8~10岁在校学生的甲肿率、尿碘含量、家庭食用盐、盐业公司库存盐、零售点盐的碘含量。结果米易县在校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9.75%,测得尿碘中位数(M)平均为310μg/L,同步调查学生家庭食盐283份,合格率95.14%,调查盐业公司、学校食盐销售点盐样各25份,合格率100%。结论米易县儿童尿碘中位数处于碘摄入量过多水平,甲状腺肿大率较高,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米易县2013年居民全人群死亡状况,为做好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使用卫生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13年米易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5.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7.07/10万;按死因顺位分类,前5位死因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伤害、心脏病;各年龄组主要死因1~14岁、15~29岁组均为伤害,25~59岁组为恶性肿瘤、伤害,60岁以上组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的第1位原因。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米易县居民主要死因,应加强慢病防控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米易县15024名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统一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调查2006—2007年在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15024名。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3664.39/10万,男性是女性的2.26倍;主要职业是农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159例(47.7%;伤害原因主要有跌倒/坠落4757例(31.7%)、钝器伤3322例占22.1%、机动车车祸2518例(16.8%);伤害部位头部(30.7%)、上肢(21.7%)、下肢(21.2%)。结论米易县伤害发生率较高,伤害发生职业、原因、地点与城市监测结果有所不同,应当围绕重点伤害开展危险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前进渠灌区钉螺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性的对前进渠德昌段的螺情分布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对当地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及耕牛感染血吸虫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穿过血吸虫病疫区(有螺、有病)的中型灌溉渠道前进渠德昌段有钉螺分布,杂草和农作物、秸杆、树枝等漂浮物顺水流入米易县境内,但未监测到钉螺,人群监测未发现患者。结论钉螺生长繁殖的条件依然存在,邻县钉螺经水体输入的可能性极大,水体被病原体污染的机会很多,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伤害病例在伤害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发生意图以及伤害临床信息等方面的差异,为开展针对性的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米易县2006-2007年监测哨点医院报告首诊的14993例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006-2007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4993例。其中,男性10388例,占69.29%;女性4605例,占30.71%。不同性别病例伤害发生时间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性别伤害发生地点与发生时的活动不同(P〈0.01)。中毒、动物伤所占比例.女性分别为9.47%、8.17%,男性分别为3.56%、5.62%;自残/自杀所占比例,女性为5.80%,男性为1.31%。中度、重度伤害所占比例,女性分别为28.38%、3.28%,男性分别为30.78%、2.56%(P〈0.01)。伤后4h内就诊者所占比例,女性为66.34%,男性为70.42%(P〈0.01)。[结论]不同性别人群发生伤害的特点不同,开展伤害干预时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6.
米易县农村0~14岁儿童伤害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儿童伤害干预的重点领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伤害监测工作手册(2005)>要求开展监测,所有监测数据统一录入全国伤害监测管理软件.[结果]儿童伤害病例的年度高发期主要在1、3、4和8月;伤害发生前5位原因为跌倒/坠落(44.3%)、机动车车祸(13.8%)、钝器伤(13.2%)、动物伤(12.0%)、刀/锐器伤(5.2%),但各性别、各年龄组主要伤害原因不同(P=0.00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37.3%、学校与公共场所24.7%、公路/街道22.9%;63.8%的伤害发生时儿童处于休闲活动;93.2%为意外事故;头部、四肢是主要损害部位.[结论]儿童伤害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该市应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儿童伤害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米易县2006~2012年伤害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伤害监测点实施方案》,收集2006~2012年米易县三家国家伤害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米易县伤害发生率呈总体上升趋势。伤害发生率男性为女性的2.13倍,伤害职业以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为主,占51.3%。共监测到重度伤害1389例,死亡伤害164例。结论:伤害已严重威胁群众的健康,分析伤害监测信息是发现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的关键,对降低伤害发生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